待那小校離開後,他才微微上前一步,躬身說道:“主公,外調劉備似乎不妥?此人近年雖服從朝廷命令,南征北戰,可其城府頗深,志向高遠,頗有些梟雄之色,臣怕……”
“養虎為患?”曹操若有深意地接過了話去。
“主公明鑑,臣下正是此意,雖然主公待其甚厚,但其人可從未真正當眾表露過忠心!”
荀攸的話說的很清楚,暗指劉備雖然聽從命令,但總是以服從朝廷為由,從未真正對曹操表示過順服,儘管看起來,朝廷實際也是曹操控制,聽從誰不是一樣,可事實上不然。
如果劉備總是說聽從朝廷,那麼當有一日,他再度得到機會割據一方,不服從曹操管理的時候,就名正言順,他有充足的藉口,什麼除漢賊,清君側等等,多不勝數。
可若是當眾表達了對曹操的忠心,那就意味著他向曹操臣服,如此一來,當有一日他意欲割據的時候,就意味著會背上不忠不義的名號,當今天下,但凡是背上不忠不義之名的,就沒辦法獨掌一方,也不會得到賢臣良將支援,早晚必敗。
劉備梟雄之心不死,當然不可能這麼做,更何況他以仁義立足世間,身敗可以,若是名裂,那他就徹底完了,最多也就能成為效力一方的將軍,可若是那樣,他何必這般辛苦!
此刻聽完荀攸的話,曹操當然明白其指的什麼,但卻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大笑起來,笑得極為舒暢……(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一章 漁網策略
荀攸對於曹操的大笑顯得有些不解,但也沒有多問,他知道曹操總是很享受這種自己的謀劃別人看不懂的時刻,甚至於他更享受主動將自己的謀劃說出來,得到別人讚美的感覺。
果不其然,隨著笑聲落下,曹操笑容滿面地搖搖頭,主動解釋說:“公達,你只覺其一,卻不覺其二也!”
“還請主公賜教!”其實荀攸此刻心裡已經有些想明白,但嘴上可不洩露分毫,任由曹操享受那種感覺。
“孤認為,時勢造英雄,天下何來不能收服之人?孫堅起兵,抗拒朝廷為何?時勢也!若大漢盛世繁華,以其秉性,必是當之無愧的忠臣良將,因此孤以為,劉備也並非全然無法收服,如今正是用人之計,總要給個考驗其選擇的機會,如今也可以逼他做個選擇!”
“其二,王旭如果今日走脫,那劉備將沒有機會,當然這個可能性幾乎沒有。反之,若王旭今日敗亡,楚國必定大亂,讓劉備為南陽兼任荊州牧,即便他野心不死,也可用他來誠心對付楚國殘餘勢力,同時江東也勢必前來分割,因此我們便能在他們三方相鬥中,集中精力收服幷州和司隸,一統北方,一年內,便可順勢南征荊州。有此等利刃在手,為何不使?”
靜靜聽完這番話,荀攸真是打從心裡很想說一句:主公,您太自信了!如果劉備在荊州得能人之助崛起了呢?
可他明白,這句話說不得,他本身才智卓絕。又跟隨曹操這麼多年。對其很是瞭解。其雖是個值得效命的明主,雄才大略,可唯獨性子不那麼好,此刻若是強勸,不但不能取得效果,反而會為其所惡。
歷史上曹操派遣劉備單獨出征遠方,當時恐怕也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自負。可惜那時候他大勢未成,在劉備剛走不久,便想到了讓其崛起的後果,結果沒想劉備這把利刃果真是雙刃的,不但殺了徐州刺史車胄,還再度成功佔據徐州自立,氣得他暴跳如雷,後悔輕視了劉備這個人。
當然,此刻他還有第三個原因沒有說出,那就是他意欲借劉備的手除掉王旭。
在他想來。如果是劉備除掉王旭,那麼即便將來劉備坐鎮南陽後真的選擇自立。他失去了劉備那幫子人,卻也真就免去了為楚國文武憤恨的可能,他很清楚,即便王旭死了,楚國文武中有很多死忠之人,必然是怎麼也不會屈服。
可讓劉備去殺,那麼他就給自己留下了餘地,將那些死忠之士的恨轉向劉備身上,那麼他將來就有機會,或者說有辦法去收服。
只是這些想法,可以讓下屬猜到,但卻決不能由他來說出口!
楚國將士因為“王旭”的身影出現,受到了極大鼓舞,各部將領皆是抓住機會,振奮軍心。
只是,這個王旭其實只是向天假扮,在接觸到軍隊的剎那,真正的王旭,還有周智,就已經與張靖和向天分開了,混入了普通的騎兵之中,根本不起眼。
楊齡奮勇廝殺,最先奔至“王旭”身前,正激動欲喚,卻在看到那張陌生的臉時,陡然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