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從這樣的國際制度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問題的另一面:美國領導的必要性
一方面,美國決策者需要重新認識國際組織給美國帶來的長遠利益,另一方面,其他國家也要認識到美國領導世界的重要意義。以下幾點值得考慮:
美國的強大使得主要大國和新興大國從中獲益。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領導人認識到,他們的經濟增長依賴於一個穩定的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這些國家中多數要求並接受過援助,以應對公共衛生方面的突發事件。所有這些國家都不希望看到大規模的核擴散,都依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總之,這些國家都可以從強大的美國所提供的開放經濟和全球公共物品之中獲得利好。19
如果沒有美國的金融支援,提供重要國際服務的國際組織就會失去效力,在公共衛生保障,貿易、旅行和安全監管,發展援助,難民管理,*監控等領域都是如此。美國是聯合國最大的捐資國,聯合國正常預算和維和預算的25%是美國提供的,其他知名國際機構自願認捐預算的50%來自美國。美國雖然沒有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但還是提供了全面禁試條約組織1/3的預算。
美國還提供了其他無法用金錢計算的公共物品。例如,美國仍然是科技創新的領頭羊,整個世界都因之而得益。20
在國際安全領域,各國政府仍然重視美國權力和領導地位帶來的好處。美國軍事力量保護了國際貿易通道的安全,保護盟國和其他國家免於海上重要通道(比如馬六甲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的危險,免於世界石油運輸阻斷後帶來的經濟崩潰。21如果美國不承擔這樣的責任,全球經濟就會出現嚴重的後果。
利益與秩序:美國與主要大國和新興大國的關係(10)
在阿富汗,即便美國在2001年傲慢的拒絕了北約的幫助,但打擊塔利班軍事行動的迅速勝利贏得了俄羅斯、中國、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合作。儘管美國政策多年來不得人心,美國的參與在限制伊朗和朝鮮核野心的多邊談判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的確,這兩個案例說明,當前人們討論美國對外政策的“多邊”或“單邊”實質的時候,伊朗和朝鮮這兩個案例既充滿諷刺意味,也導致了困惑。在伊朗和朝鮮,大國和美國的主要盟國都抱怨美國拒絕與這兩個當事國直接談判的做法。在這兩個案例中,美國揮舞大棒,強調要進行制裁,明示或暗示威脅使用武力。而其他國家的外交官則認為應該使用豐厚胡蘿蔔政策,這就是美國與這兩個國家建立直接和積極的關係。
即便是在中東,雖然美國政策跌落到極其不得人心的地步,但是這一地區的國家最終意識到,無論是要解決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還是要化解使該地區動盪不安的其他邊界和權力爭端,美國的介入都是不可替代的。
在未來的20年裡,要保障國際穩定與繁榮,美國的權力與領導是不可或缺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具有最強的軍事力量。美國不僅是金融樞紐,而且是金融要地。以人均計算,美國在消耗礦物燃料方面超出了任何一個主要大國。世界需要美國積極使用其資源,幫助解決跨國威脅問題。如果美國在氣候變化、核安全和金融動盪等領域裡阻礙國際應對這些問題的程序,世界就無法取得較好的、可持續的全球性結果。
世界權力的轉移要用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我們不能保證,50年之後的世界會成為什麼樣子,但一定會與那些簡單預測所描繪的不同。沒有幾個學者能夠預測到冷戰和兩極世界的終結。在20世紀80年代,許多國際關係學者認為,日本而不是中國在將來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權國。
如果達成應對跨國威脅的國際合作,如果我們要重振國際組織、使其更加有效,就需要美國的領導,舍此沒有其他可行措施。至少在未來20年裡,甚至在更長的時間裡,沒有其他國家能夠具有與美國相當的實力來聚集全球性聯盟、影響國際行動、提供安全保障、組織集體行動。
美國單邊主義行為應該成為一個有益的反面教材,告誡新興大國不要重蹈覆轍。在新興大國中有不少聲音,慶幸美國的過度擴張,認為美國時代即將告終、新興大國佔據首要地位的新的權力結構即將出現。這些人期盼自己的國家能夠不受國際限制、自由行動。這恰恰是美國自冷戰結束以來越來越明顯的行為。
如果說任何具有全球願景的霸權國要汲取經驗教訓,過去15年裡美國的做法就是最令人清醒的藥劑。21世紀的頭幾年已經證明,單憑軍事實力是無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