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最初舉行舞會,對於男士服裝,有極為嚴格的規定,必須
著整齊的晚禮服,才準進場。唯一例外的除了辜湯生(鴻銘)先生外,
還有一位是江宇澄(朝宗),可是他們二位也有一個自我約束不成文的
規定,就是在舞廳裡絕不卸去馬褂,用示莊重。至於後來班禪活佛幾
位侍從堪布,到北京飯店跳舞,不但黃袍馬褂,所有喇嘛應行佩帶的全
份活計(包括荷包,解手刀等,)也一件不少。最初大家都覺得他們服
裝怪異,動作特別,久而久之,也就安之若素了。
這班喇嘛雖然舞步呆笨,可是出手闊綽,時常從荷包裡掏出小金
豆子來放賞,所以頗受一般侍者們的歡迎。有些交際花草也樂於跟他
們周旋共舞,當時交際花草有一句隱語是“拉駱駝沒有”,駱駝就是指
那群喇嘛僧而言的,其他就不言而喻了。
數當年人物·誰最風流
當年中央公園夕陽漫步、“真光”聽梅蘭芳唱京劇、北京飯店跳交
際舞,三者都是高階紳商名門閨秀薈萃的場合。初期在北京飯店風頭
最健者有睿王福晉、曹汝霖和夫人瑞卿、顧維鈞原配黃夫人、名票李秉
安寵姬侯姑娘,繼之而起者有陳清文夫人朱三小姐、北京大學校花馬
珏、崑曲名票俞珊、馮六趙七兩位如夫人青蛇白蛇都在北京飯店有名
一時。至於第三代後起之秀有朱六、蔡九、譚四、趙四、白玫瑰、蝴蝶姑
娘等人。
隨著時光嬗遞,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一撥比一撥出
色,靚妝刻飾,瓊花九色,態度雍容華貴不談,就是言談笑語中規中矩
也能恰到好處。比起現代新潮派人物來,似乎是氣氛各殊了。也許筆
者老邁,似乎覺得總有一些今不如昔之感。
第二次大戰方興,北京飯店產權從法國人轉移到日本人手裡,那
些宋臺梁館、珠簾玉戶被日本不懂風雅的市儈,改成不東不西的料理
雅座。每過此地,回想當年,內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悵感觸。
附錄
舞低楊柳樓頭月
——故都北平的交際舞興衰
夏元瑜
提起交際舞來,當然是洋玩意兒。中國人最早參加過舞會的,是
同治六年清廷派赴歐美各國去的欽差志剛(滿人),他參加過法國拿破
侖三世的宮廷舞會。我們遙想當時,一位身穿清朝袍褂、垂著長辮的
中國人坐在凡爾賽官的大廳裡,周圍全是盛裝的法國男女。他的處境
不易,很令人欽佩。以後,上海開為商埠,外人來得日多。中國人和洋
人的交往和友誼也日漸增加。所以上海對一切外國風俗都先受薰染,
交際舞不過是其中之一端罷了。
庚子事變以後出現了最初形態的“舞廳”
《時報週刊》的編輯先生不知怎的忽發雅興,想起交際舞在中國的
發展來。要以此為題,叫我寫出一篇稿子來。我一想,這事非先從上
海說起不可,最好請一位老上海來執筆,別的大都r訂全步E:海的後塵。
現在請到周先生——他在j十多年前出入}:海舞廳足夠…i^年一一寫
得一定不錯。
上海的一切新風氣大概要在一年之後才能傳到北平,跳舞當然也
得如此。大概在民國十八年以後,北平有舞女的舞廳才逐漸多起來,
也很蓬勃過一時,到“七七事變”才完結。雖說是受上海的影響,但在
另一方面卻也許在上海之先。就是庚子事變以後,由於《辛丑條約》規
定,東交民巷(長兩公里,在正陽門與其東的崇文門之間)成為使館區,
德、英、俄、法、日、美均有駐軍。東城的崇文門大街、東單牌樓、東長安
街及王府井大街一帶,為了適應日漸增多的外圍人,逐漸地歐化起來。
於是形成東西城的不同,西城較保守,而東城較為西化。最初出現了
北京飯店,它是有大舞廳的,可能是跳舞的先河。現在我把它的沿革
說一說。
北京酒館幾度春秋
在庚子事變(1900)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