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季呼吸急促了不少。盯著地圖看個不停。沉吟良久。突然苦笑說道:“子賢。你盡是誑為兄。先不說去這些地方的困難。就是去了。這些地方那麼大。要找到礦產。又要多少時間呢?就算找到了。要運回這麼多東西。又要多少船。多少人?這些。我們做得過來?”
“現在當然做不過來!”沈歡正色道。“但總是個目標。不是嗎?小弟現在要雲飛兄做海貿。一切都是為了鍛鍊。鍛鍊水手。培養海船。接著是販運海鹽。待你真有幾百條船之後。要做這些。不就輕而易舉了嗎?當然。一切都要時間。也許是幾年。也許是十年。也許是數十年。不過對雲飛兄來說。只是累了一點。並沒有多少損失。不是嗎?”
“這倒也是。”周季點頭說道。
沈歡又道:“雲飛兄。小弟現在要你去搞海貿。不要讓你打前站的意思。你也知道。如果真發展到剛才所說的情況。你一個人去做。風險太大了。不是來自海上的風險。而是來自朝廷地!正如你擔心的。富可敵國。從來都沒有好下場!”
“那……子賢都考慮妥當了?”周季知道沈歡一向足計多謀。謀定而後動。是沈歡地風格。
“也許雲飛兄要說小弟不夠義氣。不過有些事。為了你我。不得不去做!”沈歡嘆道。“如果海貿真成了氣候。有足夠地錢財。開發出足夠多海路之後。小弟就會奏請官家。把大部分經營改成由朝廷主持。比如這些礦產。還有海船。大部分也需由朝廷掌握。”
“礦產為兄可以理解。這個海船。怎麼也由朝廷掌管了?雖然現漕運發達。有不少船是朝廷造的。不過朝廷現在根本沒有很是重視海貿。海船大多是海商自己建起來的!”
“雲飛兄莫急。”沈歡侃侃而談。“說到這個海船。要操作。需幾十人。在海上。怕有強盜。或者到了國家地區。怕人趁火打劫。那麼。每船就要配些防護人員。大一點地船。估計會上百人吧。那麼。幾十艘。幾百艘。要多少人了?幾千人。上萬人。雲飛兄。你想想。人多。錢又多。又有一戰之力。你說。朝廷會放心嗎。會放任下去嗎?”
周季悚然:“子賢。還是你想得周到。為兄明白了。”
“明白就好。”沈歡笑了。“雲飛兄放心。為了保全你我。小弟到時自會讓官家拍人接管一些商船。由水軍控制。一來可以鍛鍊水軍。二來可以為商賈護航。打擊海盜。這樣的話。商賈自得其利。而朝廷又可以有一支強大的善於水上作戰的軍隊。一舉兩得。皆大歡喜!雲飛兄現在去做前站。雖然有給朝廷利用的意味。不過可以跟著賺大錢。何樂而不為呢?國家國家。只有國強大了。家才能安穩嘛!”“都明白了。子賢放心。為兄不是死腦筋。有些事。知道知道道理。”周季笑了。“為兄現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見到你所說的興旺景況了!子賢。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第二百十五章 海軍
周季是在十月初到達杭州的。 (。他的海貿事業將在這裡起航。
選擇這裡,是經過了一翻思量。其實現在大宋的海貿港口都有好幾個,像楚州泉州明州廣州。不過都處於發展階段,有些一年造船也有數百艘,但是很多是為了漕運,能出海的大船不算很多。
選擇杭州,是因為它就在浙江一帶,離海州不算太遠。周季清楚,他現在搞海貿,是為了給自己發展海船隊伍,這隊伍,除了船,還要有熟練的水手去操作。海州在海員上面發展不大,能遠航的不多,那麼必然要從其他地方招募過去。如果離得遠了,要人家拖家帶口,估計沒多少人願意。杭州與海州不算相距太遠,兩地又差不多,出高價讓海員從杭州搬到海州,別人也能接受。
另外,海州今後要辦海鹽,這東西,要經過海面,船又多,如果現在去離海州近的港口拉人,會讓人懷疑,人多口雜,難免洩露秘密。因此楚州等地又不合適了。想來想去,也就杭州最合適,路途適中,加上他這幾年,認識的江南商賈,就數杭州最多。有著交情,也好打交道。
周季自知第一次搞海貿,是菜鳥中的菜鳥這詞還是從沈歡那裡學來的。作為菜鳥,最重要的就是學經驗。他一到杭州,就找上了一個熟人。此人姓李,也是一大商賈,杭州本地人。
李大老闆的身份,據說還與之前的南唐皇室有點關係,不過到他這一系,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他祖父與父親,都是經營瓷器的,開店買賣,也有燒製作坊。因為經商有道,家業也有點殷實了。到了他接手的時候。已經有了數萬貫的家財。
本來,若是李大老闆繼承祖業,一心燒製買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