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權以及社會保障權等等已經成為影響社會成員基本生活狀況的極為重要的因素,因而應當也必須得到應有的保護。
在中國,“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憲法規定對於社會成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社會,財產權對於社會成員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一方面,此項權利是得以確保適當生活水準的權利基礎,另一方面,它又是獨立以及自由的依託。”具體言之,財產權對於社會成員的意義在於:其一,就大多數社會成員基本生存權利的保護而言,財產權的保護是必不可少的,是對其基本生活狀態底線的確保。私有財產包括個人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是大多數社會成員基本生計的必要屏障,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礎條件。對大多數人(中等收入人群和低收入群體)來說,同高收入群體相比,其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數量自然要少得多。雖然如此,但是應當看到的是,這有限的私有財產對於大多數人基本生存需求的邊際效應來說並不低於甚至要高於高收入群體。比如,對於為數不少的收入不高的城市居民來說,其私人住房的面積很小。由於他們無力購置新房,或者需要費很大力氣、多年儲蓄資金才買得起新房,所以這面積很小的住房卻是他們基本生計的須臾不可缺少之物。在這樣的情況下,強行圈地、強行拆遷對於相關的大多數社會成員基本利益的損害與打擊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了。顯然,將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列入憲法,將之上升到國家*的位置,無疑會防止其他群體對於中等收入人群和低收入群體以各種各樣名義進行的剝奪,防止將大多數人的基本財產強行充公或變相充公,從而有效地維護大多數人的基本利益。其二,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對於大多數社會成員基本發展權利及其可以預期的發展空間的保護也是十分必要的。保護私有財產不僅事關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問題,而且事關其發展的基本前景。不能否認的是,公民的私有財產狀況同其發展前景密切相連。這不僅僅因為積累財富是大多數社會成員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且還因為具體的財富狀況是社會成員賴以發展的基本平臺。所以,保護私有財產,有助於排除大多數社會成員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有助於其財富的可預見積累,有助於增強其發展前景的可預期性。尤其是在中國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這一規定顯得更加重要。現在中國的社會收入結構是呈“金字塔形”的,即:上面小、下面大。這種社會結構不合理,也不利於社會的穩定。應當形成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亦即一個以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導地位的“橄欖形”的社會結構。而在中等收入人群發育、壯大的過程中,對於其私有財產進行保護至關重要。
中國社會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23)
就業是民生之本,充分就業應當成為社會的優先目標。獲得一種職業,對於勞動者來說,就意味著擁有了相對穩定的經濟收入,意味著能夠進行一些必要的平等的社會活動,意味著能夠積極地融入社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國際勞工組織的《全球就業議程》明確指出:“工作是人們生活的核心。”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地失掉工作,那麼,就往往意味著這個人社會生活狀況的邊緣化,即與“主流”社會生活板塊隔離開來,而進入一種片面、狹小、封閉的社會生活情境。如是,則會使失業者同其他社會成員的交往出現障礙,或者使這種交往成為一種不平等、不對稱的社會互動。這種不平等的社會互動影響深遠,它不僅會造成失業者與正常社會生活環境之間的隔閡,而且還會使失業者的尊嚴以及獨立的人格受到嚴重的傷害,其傷害程度會隨著失業時間的推移日益加深。實現充分就業,是消除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這一現象的有效途徑。
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加就業機會。毫無疑問,提高經濟增長率、增加中小企業的數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就業機會。此外,在中國現階段還有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這就是,如果改善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做好了勞動者基本權益的保護工作,就可以明顯地增加就業機會。
從表10中可以發現,在中國城市當中,所有行業中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都超出了每週工作40個小時的規定,每週平均工作個小時,而且大部分勞動者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加班費或足額的加班費。透過保護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究竟能夠增加多少就業機會?透過兩種方法可以簡單地估算出來。我們先按照一種最保守的方法來計算一下,也就是按照假設城市每個行業中每個就業人員全部超出每週4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在2003年,中國城鎮共有就業人員25 639萬人,每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