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道:“算你運氣好,這一箭怕是射不死你,不過也必能重創你了。”
身後處,司馬懿拋下的幾百家兵,已被袁方的部下,殺了個精光。
諸葛亮勒馬於前,望著逃敵,恨恨道:“可氣啊,讓司馬家給逃走了。”
“我適才一箭已重創了司馬懿,還有這堆積如山的財物,司馬家雖逃過一劫,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一戰沒什麼遺憾的。”袁方淡淡道。
諸葛亮這才稍稍解氣,遂又問道:“師父,現在我們怎麼做?”
“把司馬家的財物。統統都帶回去,犒賞三軍將士。”
袁方拍著身邊滿滿的錢袋,目光又掃向西面,令道:“至於阿亮你,這幾千兵馬你統統帶去,速從上河陽南渡黃河,給我搶下洛陽以西的函谷關。”
搶奪函谷關?
諸葛亮身形一震,急望向袁方,似是意識到了什麼。
袁方又遙指南面道:“我已給虎牢關的朱靈下令,命他率軍繞過洛陽。搶奪洛陽南面的伊闕諸關。事不宜遲,你也速率兵馬去奪函谷吧。”
聽得此言,諸葛亮恍然大悟,不禁面露一絲興奮。
函谷關乃通往關中要道。而伊闕關又是南下豫州的要隘。袁方今下令搶奪諸關。分明是要斷絕天子出逃之路,關閉洛陽通往四面的通道。
這是一個訊號。
這個訊號,顯然意味著。袁方將改變尊王的戰略,要將這個恩將仇報的漢天子,納於他的實際掌控之中。
“諾!”
興奮的諸葛亮,更無猶豫,欣然領兵,率軍向西面河陽城而去。
當天,袁方則率軍回師,與主力大軍會合。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袁方的七萬步騎大軍,橫掃整個河內郡,野王、平皋、沁水、軹縣等諸縣,皆插上了袁方的戰旗。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南渡黃河,出其不意的攻佔平陰、谷城,等洛陽西面諸縣,並將函關谷一舉奪下。
而虎牢的朱靈,則率五千精銳,繞過洛陽東面諸縣,連奪伊闕、大谷諸關,封住了洛陽與南面的通道。
入冬之時,袁方已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對洛陽的四面封鎖包圍。
合圍已畢,袁方親書一道上表,直斥董承為奸臣,授意種輯,欲謀害袁方,篡奪朝廷大權,請天子誅殺董承,以還他一個公道。
否則,袁方就將親提大軍入洛陽,清君之側!
袁方包圍洛陽的軍事行軍,已是令劉協,乃至洛陽百官和軍民,深為不安,人心惶惶。
今袁方一道上表送至洛陽,更是掀起了渲然大波,震駭京師。
……
洛陽,皇宮。
金殿之上,死一般的靜寂。
劉協盯著手中,那道袁方的上表,年輕皇帝的臉上,流轉著絲絲怒意。
某一個瞬間,劉協真有種將那上表,撕個粉碎,然後再將袁方大罵一通的衝動。
但他卻強忍住了。
洛陽四圍,一路路的袁方耀威雄兵,逼得他只能選擇強忍怒氣。
半晌後,劉協將那上表一揚,無奈道:“董國丈,是你向朕進言,派出御林軍奪河內,現在卻惹出這禍事,人家袁方口口聲聲要帶兵入京,誅殺你董國丈,你倒說說看,朕該怎麼辦?”
劉協此言,分明暗含怨意,竟有點想犧牲董承的暗示。
董承心中一驚,忙道:“河內乃大漢之土,陛下派兵收復,乃是天經地義之事,那袁方分明存有謀逆之心,他聲言誅殺老臣,只是藉口而已,請陛下明鑑啊。”
劉協不語。
這時,董昭便站了出來,拱手道:“董國丈這話就有點過份了,大司馬大將軍的舉動,確實稍有過份,可就算如此,難道種輯就可以用下毒這等卑鄙手段,去謀害大將軍嗎?”
“這……”董承眉頭一皺,只得道:“種輯所為,確實不妥,可是……”
“所以說嘛,大司馬大將軍今陳兵洛陽四方,完全是被種輯所為激怒,而種輯又是國丈你所推薦才帶兵入河內,大將軍他遷怒於國丈你,也是天經地義之事。”
董昭不給董承辯駁的機會。
董承愈發尷尬,卻強作正色道:“就算如此,難道他就可以兵圍洛陽,公然威脅天子嗎?”
董昭嘆了一聲:“大將軍他誅袁術,滅袁紹,尊奉陛下,實可謂功高勞苦,而今卻遭人下毒謀害,多半也是被寒了心,一怒之下才會如此。”
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