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方醞釀著東征青州之時,細作已將白馬城破,袁譚被誅的情報,十萬火急的送往冀州。
鄴城,軍府。
面帶病色的袁紹,軟軟的躺在榻上,妻子劉氏服侍於側,四子袁尚則從旁端茶倒水,母子二人把袁紹照顧得甚是體貼。
三子袁熙被殺,長子袁譚被圍,五子袁買年幼,現在,袁尚已成了袁紹唯一依重的兒子,幾乎時刻都伺奉在側。
腳步聲響起,辛評步入了房中,面色凝重如鐵,甚至還帶著幾分悲色。
袁紹似乎已有準備,見得辛評這般樣子,嘆道:“仲治,莫非白馬已經陷落了嗎?”
辛評深吸一口氣,顫聲道:“回主公,細作剛到的訊息,張頜已開城投降袁方,大公子已被袁方所……所……”
半晌,辛評的嘴裡,才終於吐出一個“殺”字。
房間中,瞬間死一般的靜寂。
袁紹呆呆的躺在那裡,目光朝天,不言不語,沒有憤怒的吼叫,也沒有悲愴的哭泣。
長久之後,只是一聲無奈的嘆息,彷彿他對袁譚的死,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其實,就在他決定放棄白馬,班師回鄴城時,他就已預料到了今日結果。
身邊的劉氏,卻暗吐了一口氣,彷彿了結了一樁心事般。
而這時,袁尚卻撲跪倒於地,悲憤道:“父親,兒願請兵南下,兒一定要殺了袁方那個逆賊,為大哥報仇,為父親血恨啊~~”
袁尚悲憤之極,話音未落時,已是淚流滿面,一副喪兄之痛。
眼見袁尚如此悲憤,袁紹心裡總算稍得安慰,掙扎著坐起身來,撫著袁尚的肩道:“尚兒呀,難得你如此重兄弟之情,你有這份心,你大哥在天之靈,好歹也能安慰了。”
“父親啊,大哥可是我的親兄長,他的仇,兒怎能不報啊,該死的逆賊,竟然忍心對自己的兄弟下殺手,兒非殺了他不可……”
袁尚是又哭又罵,泣不成聲。
袁紹將他摟緊,咬牙道:“你大哥的仇,為父是一定要報的,只是現在還不是時機,待為父重整旗鼓,恢復實力後,必揮軍南下,那時候,一定會誅滅那畜生。”
袁尚怒氣方才稍息,不再執意請戰,只伏在父親的懷中,嗚嗚的哭泣。
那深埋於黑暗中的臉龐,嘴角卻悄然上揚,掠過一絲得意的冷笑。(未完待續。。)
第三百章 你是自由的
白馬城。
休整數日,將士們的體力已稍有回升,袁方已做好準備,剋日東進青州。
為了達到殺敵一個措手不及的效果,袁方用郭嘉之計,打算率四千鐵騎,沿黃河東去,直奔青州,大隊的步軍則隨後而到。
出征前夜,袁方將華佗師徒,請入了自己帳中。
“華先生,我也不拐彎抹角,我今請你前來,乃是想徵辟先生為醫曹從事,統領我醫官營,執掌我轄下醫事,不知先生可否願意。”
經歷過離狐的疫情,袁方深深意識到,組建一支專門的醫者隊伍的重要性,華佗乃當世神醫,由他來主持醫事,自然是再合適不過。
華佗神色一動,略有些驚訝。
他並非驚訝於袁方的盛情相邀,而是奇於袁方,竟然為了他,專門設了醫曹從事的官職。
要知自古以來,醫者素被視為“賤行”,鮮有得到重視,社會地位也十分低下。
而今袁方,竟然要專設醫曹從事,將醫者的地位提升到這般地步,這如何能不叫人驚訝。
華佗猶豫了片刻,卻仍道:“老朽雲遊天下,只願懸壺濟事,恐難當大將軍的重託呀。”
甘梅見勢,就想勸華佗答應,但話到嘴邊,卻欲言又止。
她深知其師志向,乃是不願為官,只願救死扶傷,自己身為徒弟,自不好說什麼。
袁方卻一笑:“華先生醫者仁心,確實可敬可佩。可華先生僅憑一人之力。又能救得了多少人?若能為我出仕,興旺醫業,將自己的醫術發揚光大,一傳十,十傳百,便有數不清的醫者,可以救治天下蒼生,這難道不比華先生單打獨鬥,能救更多的人嗎?”
一席反問,令華佗心頭震動。一時陷入了沉默。
他輕捋白鬚。心中暗忖:“難得這個袁大將軍,見識深遠,非尋常諸侯可比,竟能這般重視我們醫者。他說的話也不無道理。我行醫數十載。所治之人不過數百。而此番救治疫情,統領他麾下醫者,一次所救之人不就不下數萬。或許。我真的是有些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