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本也沒指望著徐階能站出來說話,最近老首相和皇帝的關係,明顯出現出現裂痕,隆慶像犟牛一樣牽著不走打著倒退,讓徐閣老頗為傷神。徐階已經不指望致君堯舜了,上不上朝、開不開經筵,都無所謂了,大臣能者多勞,替你辦了就是。
可這個月,皇帝按例當享太廟,這種祭祀祖宗的國之大典,可是誰也替不了的。結果皇帝命成國公朱希忠代行。禮部尚書趙貞吉請皇帝親臨,但隆慶不允。於是徐階只好上奏言道:‘祭禮,國家大典。秋季,四時重禋。皇上必親躬奉裸,而後為孝為敬,祖宗列聖亦必得皇上之躬親對越,而後來格來歆。且自宮至廟,其路不遠;獻奠有數,其禮不繁。夫以廟宗之重,雖勞且不當避,況非甚勞者乎?請皇上親詣太廟行禮。’帝方從之。
徐階的疏文一經公佈,舉朝啼笑皆非,這哪是臣子奏請皇帝啊,分明是訓蒙夫子在勸諭學童的口氣,說理、開道、催促兼而有之。隆慶皇帝才不得已而勉強從之。但是勉強而又勉強的去了一次以後,還是不躬廟祀,怎麼勸也沒用。其懶怠惜勞,抑或另有隱情,非一般人能理解。
但徐階能理解,這是皇帝對自己無聲的抗議,其逆反心理已經到了,可以拿國家大事開玩笑的地步。徐階也有些灰心了,最近對皇帝的態度,不管鬧得多荒唐,只要別干涉國政,他就放任自流。
可軍政大事豈能兒戲?所以徐階一上來就表明態度,但實在不想和皇帝發生衝突,所以讓沈默儘量自己來處理。當然為了讓沈默安心,他還是答應,到了不得已的情況下,會行使封駁權,封還皇帝這道中旨……但最好不要到這一步,不然跟皇帝的關係,也就徹底鬧僵了。
明確了徐階的態度,沈默便挑起了這副擔子。其實以他和皇帝的關係,要是別的事兒,也就直接去面陳了。但事關禁軍、京營的控制權,讓做臣子的如何啟齒?熟歸熟,亂說話一定會惹是非的……就算隆慶再信任自己,也架不住太監整天魔音灌腦,三人成虎的故事,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所以他得講究策略,徐徐圖之。第二日,兵部侍郎譚綸,便上奏反對道:‘京軍營制經先帝裁定,革去團營,盡復二祖三大營之舊,官有定員、不用內侍,此萬世不刊之典,遺訓昭然。今一旦易之,不可。’
隆慶那邊很快回道:‘朕觀《大明會典》,有內臣監營之制,仍命草敕賜之。’
這時有兵科給事中石星助拳道:“中官之設雖自古不廢,然任使失宜,遂貽禍亂。近如王振、汪直、曹吉祥、劉瑾、陳洪等,專擅權威,干預朝政,開廠緝事,枉殺無辜,出鎮典兵,流毒邊境,甚至謀為不軌,陷害忠良,煽引黨類,稱功頌德,以至國事日非,覆敗相循,足以為戒。故先帝盡裁撤監軍中官,收軍權於兵部,並裁定內官衙門及員屬職掌,法制甚明。此乃先帝聖訓,伏乞皇上明鑑!”
這話說的深入人心,但太監們卻對皇帝道:“這分明是外廷推託之舉,京師軍權當然要在陛下手中才安心,今不過派遣近侍為監軍,便推三阻四,其心為何?大可琢磨。”
皇帝聞言果然上當,大怒之下,竟讓錦衣衛把石星抓起來,在午門杖責八十!
第八零零章 多事之秋(下)
紫禁城午門外。
石星被摘取官帽,站在青石板鋪就的甬道上。
四根可怕的廷杖,分左右斜杵在他身子的兩側,執杖的是戴尖帽、著白靴,黑色緊打扮的著東廠番子。兩側的不遠處,還有兩列挎刀的錦衣衛在警戒。
監杖的是東廠太監王本,他生著一對可笑的八字眉,看到這麼多人,心裡有些小興奮,表情卻愈加陰沉的看著石星道:“奉旨問你,是何人指使你上這道疏?”
“我乃兵科給事中,言兵事乃份內之職,”石星看都不看他,目光直視著前方,深深的宮院顯得那樣陰森。
“哼!”王本冷哼一聲,道:“違背祖宗法度,也是分內之事嗎?”
“你也配跟我談祖宗法度!”石星輕攏了一下袖口,冷冷道:“你們以為把太祖皇帝鑄的鐵牌藏起來,世人就能忘了‘閹豎不得干政’的祖訓嗎!”
“你……”王本雙目間煞氣四溢道:“想找死嗎!”
“哈哈哈……”石星知道自己是死定了……八十廷杖啊!如果沒有貓膩,絕對沒有生還的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大聲道:“大丈夫在世,成仁取義,死又何妨?”說著嘲笑起來道:“對了,忘記你不能算是大丈夫了,跟你說這話又有什麼用?”
“你且笑吧。”王本氣極反笑道:“倒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