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的高爐,越發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實在是個無知之人。李興說的什麼含碳量,什麼硫和磷,聽上去似乎言簡意賅,但是王承恩是一個字也聽不懂。
王承恩轉頭看了看曹變蛟和楊國柱,發現兩人也是一臉的懵懂,卻又不得不隨著李興的話緩緩點頭,以免看上去過於無知可笑。
王承恩低頭想了想,正琢磨要不要詳細問問,卻突然聽到李興大聲喊道:“公公你看!鋼水出爐了!”
王承恩抬頭一看,只看到碩大的轉爐已經傾斜起來。赤紅的鋼水從轉爐右側的一個出鋼口流了出來,落進了鋼塊模具中。鋼水落在模具上濺出無數的火花,頓時讓整個鋼鐵工廠裡像是點燃了無數煙花一樣,到處都是濺射彈跳的火光,十分好看。
那個爐子倒出了鋼水出來以後,便又有工人往爐子裡裝生鐵了。爐子下方的鋼錠被抽了出來放到一邊冷卻。李興帶三名京城來客到放鋼錠的倉房去,指著滿倉房的鋼錠說道:“三位天使,這裡的鋼錠就是冷卻後的成品。”
曹變蛟走到一個鋼錠面前,敲了敲。他拔出了自己腰上的寶劍,舉劍猛地往鋼錠上刺去。
鋼鐵碰撞出濺出了火花,曹變蛟的百鍊鋼寶劍用盡了力氣,也沒能刺入批次生產的鋼錠內部,只在鋼錠上刺出了一個小小的口子。曹變蛟驚訝地看著那些鋼錠,又舉起自己的寶劍看了看,發現自己的寶劍居然捲了劍刃。
“好鋼!”
楊國柱滿臉的驚訝,讚道:“原來用爐子真的能鍊鋼!這麼快就煉出一爐,這以後好鋼的成本要降到什麼程度?”
李興笑道:“這些鋼材是用瓊州府石碌的優質鐵礦煉出來的,目前全部用於建造鐵路。”
曹變蛟愣了愣,訕訕問道:“如此好鋼,竟用來修路?”
李興點了點頭,答道:“正是用來修路。”
王承恩彷彿覺得此時多說一句就要被人鄙視一句,搖了搖頭,一句話不肯多說。曹變蛟和楊國柱對視了一眼,覺得這范家莊的事情是越來越令人看不懂了。
曹變蛟突然問了一句:“這些煉出來好鋼多少錢一斤,若是便宜,能不能賣一些給京營士兵做鋼甲?若是這種鋼比津國公的坩堝鋼更便宜,那鋼甲的成本會大幅下降。”
李興點頭說道:“總兵官此事要和我大兄商議。”
李興拉著三名貴賓走出了鍊鋼廠,已經是下午五點了。三名京城來客剛才一路上看到了太多震撼人心的新鮮事物,心情已經不足以用驚訝來形容了。有些被范家莊的種種事物震撼到,三人一個個低著頭,面色沉重。
李興暗道不能再看更多東西驚嚇這三人了,便把三人帶到了一家酒館吃飯,吃飽再說。
那酒館是范家莊有名的一家平價酒店,此時裡面已經是客人爆滿。李興帶著三名高官和一大堆親衛走進去竟只找到兩張空桌。而李興一行人有三十多人,起碼要三張大桌才坐得下。李興和三名京城來的高官說道:“大兄不允許我們強用民間資源,我也不敢驅趕客人。我們先入座,等下等酒家再空出一張桌子,再讓親衛們入座吧。”
沉默了好久的王承恩卻沒有聽到李興的話,他站在酒樓門口看著酒樓裡面,像是看到一件令他震驚萬分的事情,竟停住了腳步,咬牙問了一句:“巡撫,怎麼這些等著上菜的百姓一個個都拿著報紙在看,這些食客看穿著都不是讀書人,分明都是工人小販,難道範家莊的百姓全識字?”
曹、楊二將此時才發現這個驚人的現象,也十二分地驚訝起來,張大了嘴巴。
第六百九十六章 海鮮
三名高官之所以對人人能看報的現象這麼吃驚,是因為識文斷字在大明朝實在是個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大明朝可謂是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在地方上,讀書人實際上就是統治階級的一員。哪怕是朝廷命官看到一個秀才,也要禮讓三分。雖然這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利用浸淫在“忠孝”思想中的儒生穩固朱家皇室的統治,形成一個穩固的上層建築。但在幾百年的運轉後,在地方上已經形成了讀書識字等於個人能力和威望的傳統。
識文斷字,就能讀書明理,就看得懂大明律,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識文斷字,就能看得懂官府告示甚至朝廷邸報,知道天下大事。
識字者的見識和能力,和文盲具有天壤之別。
更別提在天津、山東這樣的地方,官府發行報紙,識字的人能直接閱讀報紙。一旦能看懂報紙,什麼朝廷要聞,津國公動向,最新的政策,乃至國內外形勢甚至最新的商機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