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船衝灘坐底敦克爾刻海灘為代價,不但比古德里安早了半步取奪了該地,並將六千人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和一批補給物資送入敦刻爾克,在和高速突進的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會和後,德國陸軍“基本”鎖死了英法聯軍透過敦刻爾克從海路逃走的可能。
之所以用基本這個詞,則是因為十八日這一天時,在比利時前線上,有整整十八個英國師和二十個法國師,總計超過三十五萬人的軍隊,正象敗家之犬般狼狽地朝敦刻爾克方向逃竄。
此時德軍在敦刻爾克的兵力,只有一個不滿編的六千餘人的海軍陸戰師,一個半的坦克裝甲師,手頭擁有坦克一百六十輛。總兵力僅有一萬三千餘人。也就是相當於加強的機械化坦克步兵師的實力。
隨著航空兵器對艦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於英德兩國的海軍來說,除非能獲得百分百的絕對制空權,否則將大型戰艦派入英吉利海峽作戰都是極為危險的行為。所以此次行動時,德國海軍出動的戰艦,除了那幾艘決定衝灘坐沉拋棄的艦船外,餘下的皆是輕巧靈活,速度極快的驅逐艦。
早在前一天,也就是5月17日,英國政府就預見到法國戰場全面失敗已成定局,戰時內閣指示海軍部制定組織遠征軍撤退的計劃,行動代號“發電機”。
只是英國政府才剛剛做出反應,德國海軍這邊就再次搶先一步動手,海軍連夜出動,提前一步搶佔了敦刻爾克,而古德里安的坦克叢集的先頭部隊,也在林漢和漢娜地不斷地鞭促之下,不顧一切地瘋狂前進,海陸配合,搶在十八日這天就控制住了敦刻爾克港。
面對著已困獸之勢,瘋狂朝大海方向逃竄的三十五萬英法聯軍,這一萬多人要完全封鎖住敦刻爾克地區二十公里長的海岸線,實在勉為其難。不過,在這場通向大海的賽跑中,德國方面提前控制住敦刻爾克港這一戰略要地,強行在這兒釘下一枚釘子,就已經搶得了先手。
十八日凌晨五點,睡在首相府的丘吉爾被秘書緊急叫醒,當他得知敦刻爾克遭遇德國海軍陸戰隊從海上突襲,已接近淪陷的訊息,頓時大驚失色。
丘吉爾非常清楚,失去了這裡,對英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英國政府很快下令海軍和空軍一起出動,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幫助陸地部隊奪回敦刻爾克。
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城市,從十八日起,就成為了全歐洲乃至全世界注目的焦點。
這一天,從天上到地上再到海洋,整個敦刻爾克都在燃燒。
第301章敦刻爾克上空的鷹
出擊前,皇家空家第十一飛行大隊的隊長溫克少校向上司吐糟著。
“我討厭在客場空戰。”
“敦刻爾克不是客場,德國人在我們的包圍中,那裡只有幾十平方公里。”
“可是我們也在德國人的包圍圈裡,更大的包圍圈裡。說心裡話,隔著一個英吉利海峽飛過去進行空戰,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五年前在中國的時候,當時我們也是這樣跨海空戰的。”
身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老飛行員,溫克少校有技術更有運氣。他參加過中國干涉戰爭,也“干涉”過西班牙內戰。在中國戰場和西班牙戰場,先後三次在空中遭遇過李華梅的“藍色十三”,三次都被她打了下來,三次都大難不死,甚至“毫髮無傷”。
三次被“藍色十三”擊落,三次都毫髮無傷地生還,溫克少校因此在同僚中得到了一個外號:幸運的溫克,而他自己也自稱為“NOwomancankillme”。
經歷過這麼多場空戰,也有過多次被擊落的教訓,溫克少校就象那個“自保優先”的梅林上尉一般,很快變成了“老油子”飛行員。他根據多年出生入死的空戰經歷,總結出了一套完整的空戰保命經驗。
客場空戰不打,戰場情況不明不打,敵強我弱不打,時機不對不打……簡單地說,只有在佔盡優勢的時候才能開始空戰。
當然,他的這心得如果在空戰中全部使用的話,他的下場一定會是在空戰結束下飛機後,被地上的憲兵抓起來以“畏敵罪”送軍法處。
十八日這天,溫克少校最大的不滿就是:
“為什麼不讓我們駕著噴火出擊?”
他所在的第十一飛行大隊這幾天恰好正在換裝噴火式戰鬥機,然而考慮到飛行員對飛機熟悉程度問題,以及“優先保證”本土防空問題,今天出擊時,他還是隻能駕駛效能稍差一點的颶風戰鬥機出擊,這讓溫克上尉很是不滿。而發出這條指令的是皇家空軍司令道丁,他對丘吉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