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像託普這樣的地方小公司根本就沒有任何插足的機會。他開始重新遊獵。秋天,他參加了科技部組織的印度考察團,在“南亞矽谷”班加羅爾。他看到了大批軟體公司的叢集和崛起。他問一位同行者:“中國有沒有可能也搞出一個班加羅爾?”被問的是一個東北企業家,他告訴宋如華,瀋陽有一家叫東大阿爾派的企業好像在搞一個類似的專案。回國後,宋如華飛赴瀋陽。當他回到託普的時候,他對同事們說:“我們要搞一個‘西部軟體園’。”
宋如華的邏輯判斷是:中國的計算機軟體產業正處在噴發的前夜——託普搞了一個計稅軟體便吃得撐飽肚子——預計到2000年前後,全國電子資訊市場將達1萬億元人民幣,將有無數的軟體企業誕生。借鑑印度的經驗,完全有必要建設一個軟體工業園區,以起到集約研發和孵化器的作用。當時,東大阿爾派已經在瀋陽開辦了一個類似的園區,受到政府的歡迎。
託普同人聽宋如華巧舌如簧,卻如墜雲裡霧裡。公司一無背景,二無資金,三無技術,四無土地,只有一群找不到業務方向、人心漸散的熱血青年,怎麼去搞軟體工業園?唯宋如華決心放手一搏。他跑到成都附近的郫縣紅光鎮。此地在“大躍進”時聞名全國,是四川省第一個“畝產超千斤”的“放衛星公社”。1958年3月16日,毛澤東曾親臨視察,一時成為全國學習的典型。1997年3月,宋如華在這裡選中了一片100畝大小的菜花田,豎起一塊“西部軟體園”的大木牌子。這樣,在將近40年後,“紹興師爺”宋如華在紅光鎮又放出了一顆“大衛星”。
恐怕連宋如華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在菜花田裡放出的這顆“衛星”居然如此光芒耀眼。就在託普開了一個小型的新聞釋出會後,熱烈的掌聲就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當時,全國各省市正掀起一個資訊化建設的高潮,年初,四川省將資訊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第一產業”,然而各市縣卻罕有拿得出手的專案。宋如華的“西部軟體園”甫一宣佈,頓時就讓人眼睛一亮——軟體公司的叢集、產業化的發展理念、“西部”概念的提升——哪裡去找一個更讓人興奮的宏偉概念呢?地方政府一下子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就在宋如華把木牌豎在菜花田裡兩個月後,“西部軟體園”就被列為全國四大“首批國家級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之一。而當時,託普還拿不出任何像樣一點的投資規劃和建設藍圖。用宋如華的話說:“我們被政府追著往前跑,大膽透支,及時補證。”接著,託普成為四川省政府宣佈的35家重點扶植企業之一,宋如華本人則被評為當年度的“四川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如果說計稅軟體的開發與經營是在地面飛奔的話,那麼,“西部軟體園”卻讓宋如華和他的企業飛了起來。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託普成為中國西部名頭最響亮的高科技企業,各項扶持政策、稅收優惠和社會榮譽接踵而至。一個尚在空中的“西部軟體園”讓宋如華醍醐灌頂。他突然發現,中國商業的遊戲規則實在是非常神奇,有時候,你辛辛苦苦做好一個產品,不如在某個夜晚喊出一個新概念,財富的聚與散往往隨著大勢的搖擺而動。他意識到,財富鐘擺已經搖到了自己的面前,此時若不及時伸手,將遺恨終生。他向同伴們引用《追求卓越》中的一句話說:“如果你不相信我們正在開啟大時代,你一定是個白痴。”5年的商海歷練,讓這個昔日純真的大學副教授已經非常老練和功利,他決心借用軟體產業和西部開發這兩大含金量無限的概念重新規劃他的“TOP夢想”。
1997年6月,四川省省委書記和省長一起考察託普,當被問及有什麼要求時,宋如華提出,希望有機會上市,實現直接融資。
在1997年前後,上海、深圳兩大股市的上市指標基本上都為國有企業所壟斷,民營企業要想直接上市近乎天方夜譚。而另一個事實則是,很多上市的國有企業都是一些爛攤子,那些融到的資金僅僅被揮霍了一兩年,就再度陷入困境,最終成了一批“殼資源”。宋如華對省委書記和省長描述說,託普上市,一方面可以用“新產業和新體制啟用老的國有企業”,另一方面則支援了像託普這樣的“新生事物”,正可以一舉兩得。很顯然,宋如華又一次把“改革概念”送到了政府手上,省領導當場表示支援。在省長的親自牽線下,一個“殼資源”很快被找到了,它是四川省自貢市的長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這家老牌國有企業在1995年上市後,僅1年多後就報虧損,每股收益從上市時的0。26元降為0。01元,已經失去了在資本市場上圈錢的“配股資格”。
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