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大金剛一起在湖口鎮出現的事──一來是蒐集更多資料,二來是告訴江湖同道:她們盯上神戶丸了。
四嫂和她手下接下來的行動,我在後面會補述,先說這一點,是據此可以肯定,神戶丸上確有很是奇特的東西在。
日本搜尋隊的船,在小孤山下的江邊,溯江而上,來到湖口鎮,完全依足當日神戶丸航行的路線和時間。他們在湖口停了約半小時,就進入了鄱陽湖的水域。
鄱陽湖的湖形,極其不規則,三叉八角,像是一團棉花被隨意扔在地上所形成的形狀,在湖的北部,也就是自湖口鎮向西南航行,在地圖上看來,是一片狹長的水域,最寬處不超過六公里。
自然,六公里在地圖上看來,只是很狹的一條,但是在實際的水域上,卻是很大的距離,足以造成煙波浩淼,碧波萬傾的景象。
潛水隊乘坐的,是一艘經過改裝成鐵甲船的小輪,裝備的武器精良,一旦遇到襲擊,這三十六個人組成的隊伍,可以發揮意想不到的強大戰鬥力。
而且,隊員雖然不明就裡,但也知道自己此行關係重大,所以個個士氣高昂。據山下堤昭的記述,隊員每每引吭高歌,歌聲嘹亮,驚得大群水鳥振翅高飛,蔚為奇觀。
神戶丸由湖口鎮到失去聯絡的老爺廟水域,航行了兩天一夜,潛水隊的船也按照此航行,到了失去聯絡的地點,正是清晨時分。
湖面上有大團大團的晨霧,猶如漫天撒下了無數薄紗一樣。等到船在估計的水域停了下來,四周靜得出奇,只有湖水蕩擊在船身的泊泊聲。
他們的任務,是早已交待了的,一到達神戶丸失去聯絡的地點,全隊就分成兩組。甲組由隊長率領,乙組由副隊長率領,每隊十八人,輪流作二十四小時的潛水搜尋。
他們採取的方法,是以泊船處為中心,作“蜂圈式”的搜尋,也就是以船為中心,不斷地增加直徑,作圓圈式的搜尋。
他們用這樣的方法,那是萬無一失的,因為他們還有著當時科技尖端的產品──無線電波探測儀,那種被稱為“雷達”的儀器,直到如今,仍被廣泛使用,當時是人類的最新科技。
隊長率領甲組隊員先下水,時間是三小時,乙組的人員則準備小艇,在湖面上打轉,小艇駛出半公里,準備接回甲組人員,乙組人員便接著下水。甲組人員在休息期間,再將小艇駛遠半公里。這樣,二十四小時下來,就可以駛出四公里,四十八小時後,便可以完成搜尋了。
因為根據神戶丸航行的記錄,船隻不可能駛出五公里之外。搜尋隊作八公里的搜尋,已經是超過失蹤範圍的了。
搜尋隊在一開始執行任務時,個個充滿了信心。甲組人員在三小時後出水,一無所獲,信心略受打擊;乙組人員三小時後又無功,已是下午時分了。
甲組人員再下水,又三小時過去了,仍然沒有發現。這一帶的湖水並不深,水又清,湖中大魚水龜都歷歷可見,若是神戶丸沉在湖底,斷無不見之理。
輪到乙組人員第二次下水,已是夕陽西下,山下堤昭為了振奮人心,在下水之前,和每一個隊員擊掌、高呼,可是,他們的三小時努力,依然白費。
甲組再下水時,月輪高照,水面泛起億萬點銀光,一望無際的湖面,如同是一張銀絲編成的網一般。
山下堤昭記得極清楚,甲組下水的時間,是晚上九時正,也就是說,到午夜十二時,就會輪到乙組第三次下水。
在努力了那麼久之後,仍然沒有收穫,隊員不免大是沮喪。尤其在通報機上,海軍大將幾乎每隔半小時就詢問一次,更給他們造成海大的壓力,覺得若不能成功,就愧對國家了。
在小艇上休息的時間,並不易過,因為甲組的隊員,在水底下不斷傳來的訊息是:並無發現,並無發現。
由於湖水極清澈,而且小艇一直跟隨著甲組的隊員,好使他們在三小時的潛水之後,一上水面,就能登艇。所以,在小艇上的乙組隊員都隱約可以看到,從湖水下面透上來的,甲組潛水隊員所用的射燈燈光,燈光透過湖水,盪漾不定,形成一種朦朧迷離的美景。
照說,在這樣的情形下,是絕不能有甚麼意外發生的了。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
先是在十一時五十分的時候,副隊長命令隊員作下水前的準備,因為在十分鐘之後,就又輪到他們下水了。各隊員依照規章,作下水前的準備,包括檢查潛水器具在內。
那大約需要五分鐘的時間,在這四五分鐘之內,沒有甚麼人注意湖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