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的懷心思。
不打便罷,要打便要打的他銘記終生,這是李賢的戰前目標。
孔融麾下的文武官員,第一次對同一件事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這在以往的歷史上也是極少見的。
李賢懶得理會這些勾心鬥角,從孔融手中領了軍令過後,他與太史慈在城外分道揚鑣。
東萊軍在劇縣,北海軍在平壽,身為大軍統領,他們都需要回營統領兵馬。
這時候‘交’通基本靠走,沒有運輸機,沒有火車輪船,只能靠雙‘腿’趕路,反正北海國內平安無事,李賢便讓北海軍先行一步,到達昌平的時候再等待東萊軍。
太史慈也有類似的想法,北海軍成軍這麼久了,還是第一次開撥出行,若是與東萊軍一同趕路,那就完全起不到練兵的效果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說實話,太史慈還指望在途中進一步強化訓練,確保軍卒的戰力。
李賢提出在昌平相會的主意可謂恰好好處,太史慈毫不猶豫便應諾下來。
大軍開撥,需要調撥糧秣,召集民夫。
五千名北海軍出征,隨行的輔兵民夫足足有三千人,他們需要押運糧秣,看護軍械。
真要是到了兩陣廝殺的時候,民夫是指望不上的,倒是那些受過短暫訓練的輔兵可以頂上。
李賢回到東來軍中的時候,大軍已經離開了劇縣,正在往南下的途中。
為了節省時間,李賢早就派人快馬來報,告訴軍將們徐州軍入侵的訊息。
無論是胡庸還是周倉都覺得怒火中燒,徐州軍這幫懦夫,東萊軍在樂安國與夏侯淵廝殺的時候,若是徐州一支兵馬直取泰山郡,那時候夏侯淵腹背受敵,肯定得退兵暫避風頭。
現在,軟弱可欺的徐州軍竟然把北海國當成了更軟弱的柿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勝曹軍,東萊軍上下鬥志高昂。
自打東萊軍成軍以來,大小作戰幾十次,每次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長此以往,每一名東萊軍卒都已經把“傲氣”刻入骨髓,在戰場上,他們不畏懼任何敵人。
聽聞孔融下令大軍南下,教訓陶應的時候,東萊軍中兵馬俱是興奮不已,便是徐和都有些摩拳擦掌。
投入李賢麾下之後,徐和得到了極大的信任,他麾下的七千人馬沒有‘抽’調出一兵一卒,最為難得的是,李賢也沒有安‘插’親信進入軍中。
這種無條件的信賴讓徐和很是感動。
東萊軍戰勝夏侯淵不是沒有一點代價的,經過統計,各營人馬折損也在一千人上下,按理說,他們急切需要填補空缺,哪曾想,李賢竟然寧缺毋濫,寧可空缺,也不願找人濫竽充數。
徐和原本已經做好了被架空的準備,哪曾想李賢竟然如此信任。
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徐和雖然對李賢沒有生出效死之心,不過,眼下卻也是好感倍升。
大軍南下之前,東萊軍卒的傷員、亡者的骨灰、財物都已經留了下來,有人專‘門’負責發放。
與自家兵馬匯合之後,李賢找到徐庶、徐盛,談論對策。
徐盛自幼在莒縣生存,對徐州的瞭解可謂比較透徹,當下,便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