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一旦被查到則以軍法處置!雖然說這種命令形式意義大過實際,私底下流入漢朝境內的良馬也不少,但至少明面上沒有哪個部落的頭領敢光明正大的和漢人買賣良馬,即使漢人出價再高也沒得談,這也是漢朝境內上等戰馬近乎絕跡的原因。
據說在檀石槐死後,新任鮮卑大人和連放開了馬禁,而當時一匹上等戰馬販賣給漢人的價格居然超過了一百萬錢,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啊,試問有多少軍閥可以買得起?但購馬者還是絡繹不絕,誰讓這個時代馬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呢?不過這個和連也是個蠢貨,他放開了馬禁賺的盤滿缽滿卻不允許其它鮮卑部的大人販賣上等戰馬,故此引起了眾怒,最後堂堂一個鮮卑大人卻在進攻北地時被一支冷箭射死,其中具體的緣由可就耐人尋味了。
一刻鐘後夏玄等人再次啟程,他們這次可謂馬不停蹄的進入了廣陽境內,可當來到昌平縣時,他被昌平縣城外所見的一幕震驚到了,那是數百個被關在城門外的流民,他們坐在牆角下相互依偎取暖,眼有淚漬,一個個衣衫襤褸,面色蠟黃,其中還有人因為太過寒冷直接被凍暈過去了,而僅有一牆之隔的縣城內,那些城頭上的郡國兵卻是冷眼相待,根本不顧城牆下百姓的死活!
夏玄胸中騰起一股怒火!
他遲遲沒有去動廣陽郡的郡國兵,主要的原因就是時間太過倉促,根本來不及招募新兵和訓練,所以只能聽之任之,想要等到回師之後再處理郡國兵長年沉積下來的各種問題,但不成想這些郡國兵居然如此冷血無情,根本不顧百姓的死活,他們有資格對得起身上的甲冑嗎?
“典韋,去讓縣尉開啟城門!”壓抑著怒氣,夏玄冷靜的說道。
本來他不打算進入昌平縣耽誤時間,但看到眼前這一幕,他不能不入城了,其實白天經過這裡時,他還特意看了一眼昌平縣的情況,當時來從上谷郡南下來到這裡的流民幾乎都得到了安置,一個個領著救濟糧歡天喜地的進入城內的安置點,等待官府的安排。但不成想夜晚的昌平和白天的差距竟會這麼大,數百遠道而來尋找希望流民居然被公然拒之城外了,雖然說這和各個縣城的宵禁時間也有關係,但凡事總有個特例吧?
典韋的大嗓門扯開頓時驚動了城頭的官兵。
他們早就發現了夏玄一行人,但卻並沒有在意,此時他們透過典韋手中的令牌得知了他的身份,並且知道武侯居然親臨昌平縣,一個個頓時大驚失色,然後第一時間派小卒跑入城內通知縣令和縣尉大人,並且讓人開啟了城門。
第三十章 居庸關
縣令和縣尉得到武侯親臨昌平縣的稟告起初還不相信,但隨即紛紛面色大變,他們第一時間從自家府邸中衝了出來,然後一邊穿官服一邊跑向東城門,不多時便見到了站在城門下一臉寒霜的夏玄,而在夏玄兩側,則有一個個凍得渾身發抖的流民被郡國兵接入城內安置,見到這一幕,他們頓時明白過來夏玄為何會入城了。
“下官昌平縣縣令(尉),許光(王凱)拜見武侯!”縣令許光和縣尉王凱面無人色的跪在夏玄身前,他們可知道眼前這個武侯可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儈子手,這半月以來廣陽郡落馬的官員還少嗎?即使是他們的前任如今都還被關在薊縣大牢裡呢。
“哼,爾等可知罪?”夏玄冷著臉問道,其實他還真沒什麼藉口問罪這兩人,畢竟宵禁是邊地的慣例,若是深夜了還大開城門,萬一草原上的烏桓人殺進來了怎麼辦?故而許光和王凱實際上並沒有錯,他們之所以如此害怕,實在是被夏玄的殺名所懾啊!
“下官知罪,下官知罪,還請侯爺饒命吶。。。!”
許光和王凱的求饒的話語中帶著哭音,說實話他們還真的不知道犯了什麼錯啊,難道循規蹈矩的做好本份之事還有錯嗎?
夏玄見此微微頷首,其實他也沒有拿兩人問罪的意思,他之所以來到城門下卻不入內就是想提醒這兩人做事不要太過死板,畢竟北疆的天氣一入秋了就天寒地凍,如果沒有一個可以遮掩的地方,那還不把人活生生凍死啊?
隨後為了懲罰這兩人,夏玄讓許光和王凱兩人出城待上一夜,天明之前如果入城的話,那就以瀆職之罪論處,由全城官兵負責監督,二人聽到夏玄居然沒有拿他們下獄,頓時如蒙大赦,點頭如搗蒜,眼中甚至都出現了些許劫後餘生的淚光,可見如今夏玄在廣陽郡的“兇名”如何駭人。
至於郡國兵。。。。
夏玄轉頭打量了一眼城牆上那些老弱不齊的面孔,心中微微一嘆,現在還不是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啊,他已經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