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實施,並很快惠澤天下的百姓。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是古代君主最需要關注的事,一直以來,農事是賀蘭敏之最重視的一件事,這些年在作物種植方面,他也花了非常多的精力。他不但親自過問民間種植情況,還身體力行,親自指導官員們,並讓官員們主抓各地的作物種植。糧食問題是重中之重,只有先把百姓的吃飯問題完全解決了,不再擔心百姓餓肚子,其他事才可以做。
這些年在賀蘭敏之的倡導,各級官府努力下,在大唐境內大力推廣精耕細作的先進種植技術,引進並改良作物品種,興修水利,數管齊下的舉措下,糧食的產量連年大幅度增長,百姓不再需要擔心糧食夠不夠吃,他們擔心的是糧食多了,沒地方堆放。各級官府也在犯愁,多收的糧食沒地方堆放。官倉已經一再擴建,但仍然滿足不了堆放糧食所需。
糧食積餘是意料中的事,唐初時候因為糧食短缺問題,官方禁止的釀酒行業開始迅猛發展,其他一些需要糧食製作的產業也開始慢慢興旺,但這些還是消耗不了積餘的糧食,因糧食豐產出現的遠洋貿易開始蓬勃發展。以糧食換取國家所需,用大唐多餘的糧食,換來了大量的金銀器物,及其他一些新物種。賀蘭敏之所知道甚至熟悉的一些外來物種,如橡膠、玉米、蕃薯、辣椒、花生等都在隨後幾年內慢慢被引起。這些物種的引起,註定會大唐起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遠洋貿易的發展,直接提升了大唐水師的力量。
大唐國力的增強,除經濟水平提高外,軍隊戰力的提高是最直接的因素。陸師的戰鬥力已經是無人可以匹敵了,除了訓練正規化外,大量的先進武器開始裝備軍中。與其他大臣著想點不同,賀蘭敏之很注重海軍的發展,要讓大唐的領土繼續擴張,海軍是必須要大力發展的。遠洋貿易的發展,造船技術必定會不斷提高。擴海貿易除可以換取大唐所需的物品外,還可以積累遠洋航行的經驗,更大噸位船舶的建造在工匠們的努力下,也成為了現實。
當年蘇定方率十五萬人渡海征服了百濟,大唐水師的力量可見一斑,而在賀蘭敏之手裡,大唐海軍的實力更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與陸師一樣,沒有人可以匹敵。賀蘭敏之已經下令,準備征服不願意除國內附的倭國。除了要消滅讓他痛恨的小日本外,賀蘭敏之還準備派兵征服呂宋及南洋那一片區域。他要將大唐的領土無限擴大。
要征服天下,讓中國的領土無限擴大,除軍隊戰力及其他科技方面需要發展外,一定數量的人口是必須要保證的,軍隊要兵源,所佔之地要移民,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人口的補充。
如今大唐的人口基數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非常欠缺人口。賀蘭敏之在制定政策鼓勵生育的同時,也透過其他手段獲取人口。戰爭是獲取現成人口最好的手段,戰時俘虜的人雖然不能完全充作人口數。但戰俘可以用來當作勞役,讓他們為大唐的基礎建設添磚加瓦,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人口數量不足所帶來的隱患!
人口增長了,素質也一定要提高。而要提高人口素質,教育是根本。
如今能識文斷字的人佔總人口比例並不高,在輔佐武則天理政的時候,賀蘭敏之已經制定出一系列普及教育的政策了,只是受到財政能力的制約,許多想法沒可能實現。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國家賦稅收入的增多,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開始大幅度地增加,在賀蘭敏之當了皇帝后,全國境內每個縣至少有一所官辦的學堂,適齡兒童可以免費入學成為可能。
只不過每個縣一所官辦學校還是遠遠不能滿足所需。還需要進一步擴建,教師的數量也必須要增加,其他配套設施比如本等缺少也是個難題,印刷技術的改進,降低本的成本是必須要做到的,只不過一切都要時間來解決。
賀蘭敏之相信。教育方面的事可以很好地解決,只要朝廷足夠重視。
當了皇帝,等於給賀蘭敏之創造了一片可以讓他完全施展拳腳的天空,他精力充沛,每天都勤於朝事,當了皇帝后幾乎沒有偷懶的時候。手下的大臣們受他的影響,也沒有人敢馬虎懈怠的。上行下效,州縣一級的官吏也都兢兢業業地做事,不敢偷懶不理事,怕被參駭。
除了勤於朝事外,賀蘭敏之的愛好也挺多,當然慢慢開始龐大的後宮也是要照顧好的,這是生活的最大樂趣之一,要是因朝事荒廢了房事,那也是一種罪過……在賀蘭敏之即位為皇五年後,他依照自己當年許下的諾言,還政於李唐,擁立李顯的“兒子”李重俊為皇帝,並復國號為“唐”!
大唐的旗號再次在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