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土地,要想辦法弄到手。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日子一天比一天興旺。
這才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後人。
這種堪稱樸素的觀點,快速在民間流傳開。
家國一體,渴望著大明朝越來越好,盼望華夏大地,越來越繁榮昌盛……民心如此,百姓的支援自然而然。
其中山東的復旦學堂,主動湊錢,買了一艘萬石糧船,捐贈給朝廷,用作運糧。
復旦學堂的動作,弄得濟民學堂萬分尷尬,這個最早成立的學堂,自詡天下第一的聖地,竟然落到了後面,簡直沒法面對天下。
濟民學堂只能緊急動員,師生一起,捐贈出五萬貫寶鈔,用作軍費。
此外各地百姓,提供糧食布匹,主動出工,幫著運輸糧草。
軍工作坊的工匠們,利用休息時間,加緊趕製武器,多製造兵器五千件,悉數送到軍前,交給將士們使用。
從上到下,相比起從前的動員,這一次百姓們更加主動。
過去是建立在均田基礎上,遇到了戰事,百姓要主動服役,幫助打贏戰爭,保住土地。
而這一次更多的市民被動員了起來。
為了大明朝,為了讓國家更好……一種基於華夏子民的榮耀,責任,使命,正在快速醞釀,萌發。
毫無疑問,曾經的成吉思汗,激發出了蒙古人的兇猛善戰,隨後的日子裡,東西方的世界,都在蒙古鐵蹄之下顫抖,顫慄,惶惶不安,跪倒屈服。
而如今中原大地,數以千萬計的華夏子民,他們醒來之後,能給世界帶來什麼,哪怕張希孟都不敢預料。
他只是知道,來自民間的力量,越來越磅礴,越來越宏大。
人們已經不只滿足於祭奠文丞相……鎮江的宗澤墓,杭州的岳飛墓,這都是朱元璋曾經去過的地方。
人們齊聚這裡,朗誦昔日的祭文,一起振臂高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不論老人孩子,都沉浸在強烈的振奮中。
原來這一次用兵打仗,徵收稅賦,調集民夫……不是什麼邊庭流血成海水,朱皇開邊意未已,而是收復故土,拿回祖宗之地。
身為華夏子民,炎黃苗裔,正該出一把力氣。
紹興府山陰縣,陸游的墳墓旁,也聚集了無數的人,其中就有十幾名陸氏的後人。
他們手捧著文章,跪拜在先人的墳前,放聲大哭。
“快看看吧!王師就要北伐了!”
“王師不但要收復中原,還要北伐大都。”
“燕雲之地也要拿回來了!大宋朝沒做到的事情,我們做到了!”
“大明萬歲!吾皇萬歲!”
人們的呼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可惜的是,此時距離陸游去世,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
他寄希望的宋室,在幾十年後,一敗塗地,別說光復中原了,就連自己都混沒了。
如今的大元朝,已經過去了近百年的時光。
中原豪傑,華夏子孫,終於積累了足夠的武力,不但要收復中原,還要恢復燕雲。
這一次我們必定能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享受萬民祭祀榮光的不只是陸游,在濟南,人們也念誦著辛棄疾的詩詞,聚集在城外,紀念這種壯志未酬的詞人。
只是相比別處,濟南的百姓還多了一層,那就是這一次北伐的督師張少師,也是他們濟南人。
光復燕雲,山東父老,義不容辭!
整個大明,各種祭祀活動不斷,民心士氣,都達到了頂點……
這股強大的風潮,自然而然,刮向了福建,刮到了陳友定的治下。
這位曾經鶴頂紅不離手的八府之主,此刻是心驚肉跳,坐立不安。
雖然明軍的矛頭是北方,但是他也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危機。
諷刺的是,陳友定甚至不敢擴充兵馬,積極備戰。
他生怕自己的舉動會招來大明的進攻,做人到了這份上,也是沒誰了。
只是陳友定沒有料到,他千方百計,防備大明,卻沒有料到,大明還沒出手,他自己的治下就亂了套。
大明的種種紀念活動,不斷的宣傳,許多報紙文章,都流入了福建等地。
尤其是泉州,更是深受影響。
許多年輕的學子聚集在一起,讀文章,抒發感嘆,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