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本為華夏故地,先秦之時,列身百越,漢收嶺南,設交趾郡……”
使者抑揚頓挫,讀著朱元璋的聖旨,開宗明義,就說交趾屬於華夏之地,算是站穩了腳跟,牢牢佔據大義名分。
隨後使者又道:“安史以後,中原衰微,雄傑並起,野心之輩,紛紛擾擾,數百年間,不絕如縷。以致社稷變為丘墟,百姓飽受塗炭之苦。豈獨華夏之民哉?”
“丁朝,黎朝,陳朝……盡皆偽主叛中原而自立,蔑視華夏,不歸正統,殘虐黎民,罪行累累……”
這一段旨意,更加是殺氣騰騰,透著千般故事。
安南離開中原時間並不長,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彼時要是有本事收回來,也就和許多邊疆地區一樣,失而復得,無甚緊要。
可偏偏五代之後的趙宋,連燕雲都拿不回來,就更不要說遙遠的安南了。
所以旨意才說,自安史之亂以後,中原百姓,飽受塗炭之苦,安南的百姓,也是一樣的。我們都是因為這一場禍事,綿延幾百年,飽受摧殘,還沒有恢復過來。
這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安南百姓的關係。
咱們不是兩家人,而是分開的兩兄弟。
這又是進一步拉進雙方的關係,順著炎黃子孫,華夏苗裔往下說。
僅僅憑著這個開頭,就看出撰寫旨意之人的高明,訴諸情理,收攏人心,慎終追遠,尋找根據。
字裡行間,都透著萬般考慮。
不用說,這道旨意,正是張希孟起草的。
接下來的筆鋒就直指安南的幾個朝代,丁朝、黎朝、陳朝,全都是竊據一方的偽朝,與割據藩鎮無異。
而且虐待百姓,罄竹難書。
隨後張希孟筆鋒一轉,“安南百姓,本為華夏苗裔,與中原血脈相連,實為一家。人人有土,戶戶得田。唯有如此,才能民生安然,百姓樂業。既為華夏之民,又是理所當然之舉。中原上國,大明君父,理當全力以赴,支援義舉,安我骨肉。至於日後如何,則靜待民心向背……欽此!”
最後這一段,寫得也頗有意思。
等於是承認了安南為華夏苗裔,骨肉相連的一家人……身為大明天子,自然要支援百姓義舉。
但是到底是不是要吞併安南,這就有學問了,我們只是幫忙的,最後如何,還要看人心向背。
這篇旨意妙就妙在,該說的都說了,而且還非常直白,誰也不會誤會。
至於退路,也留足了,反正怎麼解讀都行。
張希孟很久沒幹這事了,現在寫起來,竟然也可圈可點,寶刀不老。
訊息傳來,百姓無不歡欣鼓舞,這下子可徹底放心了,上國是垂憐我們的,大明君父願意幫我們。
均分田畝,是理所當然的義舉。
上國仁義!
大明聖明!
“吾皇萬歲,萬萬歲!”
百姓的呼聲此起彼伏,簡直比過年還熱鬧,大傢伙歡聲笑語,滿臉都是喜悅。
至於一切的始作俑者張東,他也是倍感激動,心裡頭暖烘烘的。說實話坐船來的時候,他想的就是求財,要是能拿到一塊地方,也是為了可持續竭澤而漁。
但是當他真正看到成千上萬的百姓,因為拿到了土地,而歡喜鼓舞的時候。他突然明白了,明白了自己的老爹。
張子明立了大功,分到了土地,卻沒有想著往上爬,或者再幹點什麼驚心動魄的大事業。
他想的就是守著田畝,老實耕種,生生世世傳承下去。
他對後代的要求,也僅僅是讀書考試,日後為官,光宗耀祖……千百年來,農耕民族最大的期盼,就是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僅此而已。
有了土地之後,就給衙門做事,當個穩妥的官吏……哪怕到了後世,在農耕氛圍深重的省分,你當個億萬資產的大老闆,未必得到丈母孃的歡心,但你要是某地的公職,保證刮目相看。
千百年的傳承如此,無關對錯。
安南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畢竟接受中原千年統治,雖然自立之後,幾個王朝,都和中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包括陳朝開國君主,據說向上追溯,祖上也是漢人。
雙方聯絡緊密,不是一下子能割捨的……當然了,就算再親密的關係,也架不住日削月割,長長久久,千百年下來,骨肉也就不是骨肉,血脈文脈,也都不管用了。
但是在大明立國的當下,還是有那麼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