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困,氣鈍血滯而致,溼不得外洩,遂深入厥陰,絡脈凝瘀,使一陽不能萌動,生氣有降無升。心主阻遏,靈氣不通,所以神不清而昏迷默默也。破滯破瘀,斯絡通而邪得解矣。”此腦絡被阻,靈機不運。脈弦滑有力,舌紅暗,乃痰瘀互阻腦絡,故宗薛生白所云,破滯破瘀,通其腦絡,大隊滌痰化瘀開竅。一料後脈較緩滑,且尺脈較弱,乃痰瘀挫後,虛象漸顯,故增益脾腎之品與滌痰破瘀開竅同用。歷經一年半堅持治療,競獲殊功。

'張騰,王四平,張拴成,等。李士懋教授論血管性痴呆治療。河北中醫藥學報

2011;26(1):41…42'

【古代文獻精選】

《素問·五常政大論》:“根於中者,命日神機,神去則機息。”

《景嶽全書·癲狂痴呆》:“痴呆證,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以疑貳,或以驚恐,而漸致痴呆,言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千奇萬怪,無所不至,脈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此其逆氣在心或肝膽二經,氣有不清而然。”

《石室秘錄·呆病》:“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飢而悠悠如失也……實亦胸腹之中,無非痰氣。故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也。”

第六節癲狂

癲與狂都是精神失常的疾患。癲證以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語無倫次,靜而少動,或靜而多喜為特徵,多由痰氣鬱結,矇蔽心竅所致。狂證以精神亢奮,狂躁剛暴,喧擾不寧,毀物打罵,動而多怒為特徵,多由痰火壅盛,迷亂心竅所致。但兩者在臨床上不能截然分開,又能相互轉化,故常癲狂並稱。本病多見於青壯年。

癲狂病名出自《內經》,《靈樞·癲狂》日:“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對其病因病機,《素問·至真要大論》日:“諸躁狂越,皆屬於火。”《素問·脈解》雲:“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顛疾也。”說明火邪擾心和陰陽失調可以發病。《靈樞·癲狂》指出情志因素有“得之憂飢”、“得之大恐”、“得之有所大喜”。對於本病的治療,《內經》首先提出“服以生鐵落為飲”。至《難經》則詳述了癲與狂的不同臨床表現,如《難經·五十九難》日:“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倨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金元時期,癲狂的病因學又有了較大發展,如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六氣主病》雲:“多喜為癲,多怒為狂。然喜為心志,故心熱甚則多喜而癲也;怒為肝志,火實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也。況五志所發皆為熱,故狂者五志間發,但怒多爾。”指出五志可以化火,尤以心肝為甚。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癲狂》說:“癲屬陰,狂屬陽……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提出癲狂發病與“痰”有關,有“痰迷心竅”之說。至金元時期,總結了本病的治療經驗,如治癲用養心血、鎮心神、開痰結,治狂用大吐下之法。明清時期,多數醫家主張治癲宜解鬱化痰,寧心安神為主,治狂則先奪其食,或降其火,或下其痰,藥用重劑,不可畏首畏尾。清·王清任《醫林改錯》說:“癲狂一症……乃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氣不接。”癲狂日久不愈,痰濁留戀,氣病及血,氣滯血瘀,凝滯腦氣,創癲狂夢醒湯治療癲狂病。

從臨床表現來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鬱性精神病以及部分神經官能症多屬本病,可參照本節內容辨證治療。

【病因病機】

癲狂的發生與七情內傷、飲食失節、稟賦不足相關,損及心、肝、脾、腎,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和陰陽失於平秘,進而產生氣滯、痰結、火鬱、血瘀等,矇蔽心竅或心神被擾,神明失養,而引起神志異常。

一、病因

1。情志所傷

多因惱怒鬱憤,肝鬱不解,氣鬱痰結,或血行凝滯,氣血不能上榮腦髓,神機失用;或肝鬱化火,火竄逆亂,心神被擾;或情志過激,勃然大怒,引動肝膽木火,衝心犯腦,神明失其主宰;或猝受驚恐,觸動心火,上擾清竅,神明無由自主,神志逆亂,發為本病。

2。飲食不節

過食肥甘膏粱肥厚之品,釀成痰濁,復因心火暴漲,痰隨火升,矇蔽心竅;或貪杯好飲,素有內溼,鬱而化熱,充斥胃腸,腑熱上衝,擾動元神而發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