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被拴了一天一夜,見一群將士蜂擁到跟前,興奮得四蹄刨地,揚起一片煙塵。
幾個將士揮鍁在地上挖了起來,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挖出一隻楠木箱。
開啟箱子,人們眼前一亮,頓時一片歡騰,原來是一件繡著金龍,耀眼生輝的黃袍。
趙匡義迫不及待地捧起龍袍,帶頭衝進大殿。
趙匡胤似乎還在夢中,眾將不由分說,就把黃袍披到他的身上,然後把他抬到大殿正中座椅上。他這才被驚醒過來,打著哈欠,揉著睡眼,問道:“何事喧譁?”
眾將士環跪在地,俯首齊呼:“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趙匡胤滿臉驚愕地問:“你們這是幹啥?”
眾將士齊道:“全軍上下忠心擁戴趙點檢當皇上!”
趙匡胤摸摸身上的黃袍,害怕得雙手亂搖:“使不得; 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眾將士騰地站起來,橫眉立目,仗劍近身。趙匡義把寒光閃閃的利劍架到哥哥的脖頸上,喝道:“如果你不答應,我們就成了叛逆,只好跟你拼個你死我活了!”
趙匡胤萬般無奈,流下幾滴眼淚:“你們這不是硬逼著我做不忠不義的事嗎?”
趙普上前分開眾將,懇切地勸道:“當年周太祖郭威順應天意,裂旗加身,澶州兵變,才建立了後周,誰也沒有責怪他不忠不義。而今天下無主,江山風雨飄搖,只有趙點檢做了天子,才能重整山河,安享太平,這也是百姓的福氣呵。”
趙匡胤憂形於色,說:“只怕世人不知道我的苦心,罵我背叛先帝,欺負孤兒寡母。”
趙普道:“只要把她娘倆安置妥當,不操心不傷神,誰還會說三道四呢?”
趙匡胤聽罷一言不發,眾將士見他預設了,前呼後擁把他抬到殿前槐樹下。棗紅馬一見主人,興奮得直撒歡,趙光義立即上前牽馬墜蹬。
趙匡胤此刻已沒有了絲毫的睡意,堅持不肯上馬,神情威嚴地說:“我現在被你們逼得騎虎難下,只得勉為其難。但是,要我登基當皇帝,必須依我三件事。”
趙普掃視眾人一眼,表態說:“別說三件,就是三百件我們也答應。”
趙匡胤斬釘截鐵地說:“第一,不準傷害柴氏宗室;第二,不準殺害文武官員;第三,不準騷擾百姓。你們能辦到嗎?”
眾人神情肅然,拱手道:“軍令如山,違令者斬!”
棗紅馬早已按捺不住性子,鬃毛倒豎,揚起前蹄,“咴咴”長鳴。趙匡胤這才跨上戰馬,在眾將簇擁下出了東嶽廟。
山門前,刀槍林立,金鼓齊鳴,旌旗招展,萬眾歡騰。就這樣,趙匡胤被“脅迫”當了皇帝。其實,這出戏完全是他一手導演的。他為了掩人耳目,又怕萬一不成沒有退路;才把這一齣戲從東京搬到陳橋驛來演。邊關報警是假的,所有這一切全是他精心策劃好的。他見事情進展如此順利,嘴巴都要笑歪了,立即下令回師東京。
衛戌京師的將士早和趙匡胤串通好了,大開城門,以迎王師。雙方里應外合,迅速佔領戰略要地,牢牢控制了全城。就這樣,趙匡胤兵不血刃,輕而易舉地奪取了後周政權。
陳橋驛成了大宋王朝的發祥地,東嶽廟老槐樹便是這場兵變的鐵見證。因為宋太祖曾在樹上系過馬,當地百姓便叫它“繫馬槐”,成為歷代文人騷客憑弔懷古的物件。有一首“題繫馬槐”的詩,至今膾炙人口:
黃袍初進御,繫馬躍軍威。
翠蓋開皇極,清蔭護紫薇。
風聲驚虎嘯,日影動龍飛。
千古興亡地,擎天一柱巍。
元代黃河改道,始從陳橋鎮南邊流過,這裡便成了一座渡口,與開封隔河相望。如今黃河大橋緊靠該鎮,交通就更方便了,遊客當天就可往返,不可不遊。
點 將 槐
黃河下游南岸有個村莊叫招討營,距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地,曾是北宋楊家將練兵的地方。村頭有座土壇,壇旁有棵千年古槐,群眾叫它“點將槐”。據說,當年穆桂英掛帥,任命燒火丫頭楊排風為正印先鋒,就是在這棵槐樹前進行的。
宋真宗鹹平年間,遼兵大舉進犯,楊延昭、楊宗保父子困守邊關,派孟良、焦贊回東京搬救兵。
宋天子聞報,慌忙召集大臣商議派兵解圍,問到誰願領兵掛帥,抵抗強敵時,滿朝文武是張飛拿耗子——大眼瞪小眼,沒人敢吱聲。
寇準眼看萬歲爺要大動肝火,才慢條斯理地說:“我看帥印還是給老楊家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