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凌晨已經很冷了,出門時候楊氏拿了兩條大巾子,這種大巾子裡塞了一層薄薄的棉花,秋天時候夜裡涼,初五一家蓋的就是這種被巾,她娘拿出來的這兩條應是冬天出門用的。果然上了車楊氏就給了初五和迎春一條,她自己留了一條,用被巾把立夏和她自個包裹了起來。牛車一顛一顛的,立夏上了車,沒一會兒就挨著楊氏睡著了。
初五拿被巾把自個和迎春包了個嚴實,當真暖和了不少。
“姐,你說我們的泥鰍能買多少錢?”迎春伸手摸了摸身邊的小木桶,裡頭裝的是她們抓來的三十條泥鰍和五條黃鱔。
她們本來是抓了三十五條泥鰍的,有五條泥鰍初五看著不精神,昨晚上煎著吃了。水桶裡的泥鰍和黃鱔大約有五六斤,“估摸著能賣個五六十文錢的。”
“這麼多呢!姐,我們回來天天去抓吧!”迎春聽說可能有五六十文錢,可是高興了,提議回家了天天去摸泥鰍。
“你們趕早是去賣泥鰍呢?”老魏不多話,但聽得她們是去賣泥鰍的,便也說上了兩句,“前天我聽人說鎮上溫家的大小姐體虛盜汗,溫大奶奶正急著找泥鰍和黃鱔呢,你們要不拿去溫家問問?”
“謝謝魏老爹,我們定拿去問問。”楊氏在一邊接了話,道謝道。
“謝什麼,我也只是聽說了這回事,跟你們說說,不定她們早前就得了這兩樣東西,你們去還不定要不要了。”老魏甩了一鞭子面前拉車的水牛,道。
“她們家要是不需要,我們也可拿了到菜市上賣的。她們若是要,一次也會買完,省了我們天寒地凍的蹲在街邊去守攤子。”楊氏上牛車的時候就把背上的滿福解了下來,抱在身前,好不讓他凍著。這會兒她緊了緊被巾,又把懷裡的滿福換了一邊手抱著,道。
老魏不再說話,迎春也困了,挨著初五頭一點一點的,初五把她的頭往膝蓋上按了按。迎春便順勢躺在了初五的腿上,初五又把被巾拉了拉,讓迎春的腿也蓋上布巾。她們今天都是穿了唯一的一雙布鞋出來的,雙腳上倒不覺得冷。
☆、第22章 佃戶(二十二)
牛車滴答滴答的走在路上,往楊柳鎮的路平整,不算顛簸。因為今天是鎮上的圩日,人們起早趕集,路上也見著有幾輛同樣在趕路的牛車,和挑了擔子走在路上的行人,想是趕早去擺攤的攤販。
天剛大亮的時候她們的牛車就進了楊柳鎮,楊柳鎮不比上雲縣,有那城牆圍起來,進城的路口還有人看守。楊柳鎮進鎮的路口多,有路就能進去,她們是從西邊進去的,那裡靠近溫地主家。
進了鎮,所見的都跟村子鄉下不一樣了,房屋街道都是寬敞整齊。她們進去的那片地方基本住的都是有錢人家和他們的僕人,房屋從院牆外頭看著都覺得氣派。因為是大早上,她們的牛車經過那些大戶的時候,也見著幾個家丁打扮的僕人在灑水掃掃地呢。
“這裡就是溫地主家了,你們在這裡下了,我把車趕磨坊去,下午時候在東邊的路口等你們。”老魏放下她們,便把車趕出了巷子,去磨糯米粉去了。
老魏車上拉的糯米粉是村裡幾戶人家託了他拉到鎮上磨坊去磨的。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這些過年要用的東西。她們這地方大年初一是要做了湯圓供神,也要煮湯圓吃的,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鎮上的磨坊因為碾盤細,出來的米粉也細膩,村裡有閒錢又講究些的人家便會到鎮上的磨坊來磨米粉。初五家沒那個閒錢,她娘準備在村裡借了石磨自己磨。
初五她們下來的地方是個小巷子,應該是溫家的角門。她們這樣的人是不能上人家大門去的,大戶人家的大門也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走,平日大門開門的時間都很少。大戶人家的丫鬟婆子、主子媳婦的要出去基本都是從角門出去的。初五現下在的地方應就是一處角門,站在門外也能聽見內裡的忙碌,只不知這角門通往的是個什麼地方。
楊氏上前去敲門,沒一會兒就出來了個十一二歲的丫頭。開了個門縫,問道:“你們是什麼人?大清早來找誰的?”
“姑娘,我們聽說大奶奶在找泥鰍和黃鱔,找了些來,你看是不是跟你家大奶奶說說?”下了牛車,楊氏便又把滿福背上了背。此時她提著小水桶,揭了上面的小蓋子把水桶裡的泥鰍和黃鱔給來人看。
“多大點事,還要麻煩我們奶奶,你等著吧,我把廚房的王大娘給你找來。”那丫頭見了桶裡的泥鰍和黃鱔,知道真是來賣東西的,說了兩句,便又進去了。
那丫頭進去時候沒把門給關上,留了條巴掌大的縫。初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