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西伯利亞夜晚,想要不被凍醒、凍壞,也一樣要蓋著被子。
美美的一覺睡到天色微亮。看了看錶已經六點過半了。魏秀志起身後用水盆裡的冷水摸了一把臉,精神頓時一震,沒有聽到警衛員叫他,這就是說戰場上沒有發生特殊的情況。自然的,這也意味著俄國人到現在也沒有投降!
俄國人要是不投降,戰鬥肯定是要打響的。吃掉兩萬俄軍不成問題。
但魏秀志是希望俄軍能夠投降的。因為俄軍投降了,國防軍不僅更省力省勁兒了,更方便他做戲了。讓部隊扮作俄軍繼續做出一副被包圍的樣子,好引誘外頭飄著的那支俄軍騎兵上鉤。
如果俄軍真的投降了,他會給魯緬採夫這位對手和俄軍元帥保持應有的體面,他才不會用什麼俾劣手段來折辱這員老將。他會盡快的安排人,將魯緬採夫和投降的其他將官,先送回齋桑泊安置。然後將軍以下軍官是第二批,最後才是普通的俄軍士兵。
但是俄軍現在還沒投降。魏秀志臉上表情嚴肅,他之前時候對於勸降就不抱多少希望,俄國人至少有兩萬人呢。而且跟西班牙、荷蘭的高階軍官不同,老毛子高層軍將的秉性還是很硬朗的。就說那列普寧,現在還在山溝溝裡躲著呢。
魏秀志還要顧及到外頭的俄軍騎兵,步兵已經是盤中餐了,那些騎兵也不能走遠呢了啊。
可是要把局做的像模像樣,那就要下本錢。
……
中國人的騎兵控制範圍在縮小,從三十里到五十里之間,一夜中退到了三十里界限。然後再一天他們退到了二十里界限。對於俄軍騎兵來說,這是好事。可對於整場戰鬥來說,這就是大大的不妙了。
在中國人的騎兵開始回縮的同時,戰場方向連續的傳來隱約的轟鳴爆響聲和喊殺聲。
很顯然,國防軍正在對俄軍發起猛烈進攻。可是,中國人的騎兵部隊所有的警戎圈,自然的防備密度就大了很多,而且中國人手裡還有熱氣球。
俄軍真的很難大規模靠近,而不被國防軍發現。
“謝爾蓋列昂尼德維奇將軍!”
克拉斯諾夫上校氣沖沖地跑向土丘上面,站在騎兵指揮官謝爾蓋列昂尼德維奇面前,狠狠地道:“為什麼你還不讓騎兵出擊,為什麼?”
“那裡的俄國士兵正在遭受著中國發的摧殘,我們一定是沒有了火箭彈,這個受到惡魔詛咒的武器。他們的生命正在被中國人打出的火箭彈肆意收割著。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一支隊伍都不能擅自出擊。中國人手裡有火箭彈,你是知道那東西的厲害的。那是騎兵的剋星。白天對中國營地進行進攻,那不是勇敢的犧牲,而是愚昧的去送死。”列昂尼德維奇揮舞著胳膊,冷酷的說。
他也不希望自己在這裡乾等著天黑,可是白天的時候,他們這點人去襲擾中國人,那只是在送死。
克拉斯諾夫以為他就不希望讓俄羅斯的三色旗永遠的飄揚在西伯利亞的上空嗎?
“懦夫!你是個懦夫!……”克拉斯諾夫卻不認可列昂尼德維奇的想法,他是個勇敢的哥薩克,列昂尼德維奇則是俄軍正規騎兵出身的將領,他兩隻眼睛好似會噴火一樣的注視著列昂尼德維奇。如果不是資格不夠,他非常的想掏出槍來,把眼前的這個人給斃了。
在克拉斯諾夫的眼中,騎兵就是用來進攻和犧牲的。沒有犧牲,那就不是騎兵。
所以他從來不覺得犧牲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的軍事思想就是進攻,進攻,不停地進攻。不管是騎兵還是陸軍,無論是對不設防的野外,還是設防的城堡,都要堅決的進行進攻。戰爭的真諦就是從敵人最要害的部位直接進攻敵人,而不是採取間接的迂迴方式來接近敵人。只有的勇敢的進攻才能制勝!
而不僅僅是克拉斯諾夫一個,很多哥薩克出身的騎兵軍官,以及正統俄軍軍官,都持有這麼個想法。但是很明顯,列昂尼德維奇不是。
他更冷靜,也更冷血。
他不是一個天才的指揮官,要輸的戰爭從來沒打贏過,不是能打出魯緬採夫那樣以兩萬七千名缺醫少藥的殘兵,突然發起反擊,擊潰當面十五萬奧斯曼軍隊那樣的輝煌勝利,但他能打贏的仗也從來不打輸。
冷靜的大腦讓列昂尼德維奇在最激情澎湃的時候,也能客觀的分析敵情,避免可以避免的重大傷亡。
在列昂尼德維奇的眼中,中國人的防備非常森嚴,沒有夜幕的保護,就他們這些人根本難以對中國人構成真正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