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位如何,我問十個人,八個人都知道李太白是誰,卻不知道他那時候的丞相叫什麼。”
“不就是楊國忠嗎,這有何難?”
劉禪尷尬的笑了笑,朕好像就不知道楊國忠是誰,以後一定多看史書。
“還有一點朱兄可能沒有注意,也可能是注意到了但忽略了,反正已經忽略了上千年,不過陛下聖明獨斷,肯定是注意到了。”
朱熹笑了笑,好你個李修緣,貶低我的時候還不忘拉一下陛下,“你說的是什麼?”
“女子。”
“什麼女子?”
朱熹茫然不解,劉禪也是如此。
不過劉禪雖然不解,但心裡卻覺得李修緣說的對,朕確實挺注意女子的,尤其是好看的。
“我們討論的是由女子李清照遞交的關於女子學堂只招收女子的事情,可是咱們三個都是男人。
我們並不能站在女子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如果陛下真的想要知道利弊,何不問問女子的看法呢,她們作為當事人肯定比我們更有資格說話。”
“唉。”
就算是朱熹,也不得不承認李修緣說的有道理,雖然自己仍然不認同他的話。
李修緣批評自己太現實,他又何嘗不是太浪漫,太想當然。
華夏文明上千年,一共也就一個李太白,再者說了,就算是李太白他也是玩吃飯的嘛。
更何況有一點是李修緣沒有說,或者說是故意避而不談的。
那就是就算建了學堂,別的不說,光是臨安就得有成百上千乃至近萬名適齡兒童吧。
就算是皇宮也容不下這麼多人,那麼到頭來還不是得挑挑揀揀。
最後被選上的人自然開心,沒被選上的呢,會不會覺得有內幕,會不會嫉妒,會不會搗亂。
這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這麼多事情想想就頭疼,算了,還是交給陛下最後決定吧,反正不管怎麼樣,我們聽命就是了。
李修緣也是同樣的看法,他知道朱熹肯定還有反對的理由,但自己何嘗不是呢。
還是聽聽陛下的看法吧,畢竟任憑自己說的天花亂墜也比不過陛下隨便下的一道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