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序成立時,及直至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實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上經盟國之指定地點,必須佔領,俾吾人在此陳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九)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得有和平及生產生活之機會。

(十)吾人無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滅其國家,但對於戰爭罪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者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須將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趨勢之復興及增強之障礙予以消除,言論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對於基本人權之重視必須建立。

(十一)日本將被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須及可以償付實物賠款之工業,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裝作戰之工業不在其內。為此目的,可準其獲得原料,以別於統制原料,日本最後參加國際貿易關係當可准許。

(十二)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後,同盟國佔領軍隊當即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佈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國際條約集》(1945~1947年),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版,第77~78頁。'

波茨坦公告表達了反法西斯各國政府和人民,團結協力,徹底打敗日本軍國主義者,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後勝利的堅定信念和決心,對日暮途窮的日本法西斯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波茨坦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三國政府首腦繼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之後,時間最長的一次會議,歷時17天,也是最後的一次會議,它的成功具有重大意義。當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之時,在反法西斯陣營中,不同社會制度的大國之間的矛盾日趨突出,蘇聯與英美之間的尖銳矛盾甚至有釀成新的軍事衝突的潛在危險。在美、英、法大國之間,利益也不一致。波茨坦會議及時地調整了三大同盟國之間的關係,對大戰結束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例如邊界問題、對德國和其他戰敗國的處置等問題和對日作戰的戰略計劃等,基本上達成了協議,這對徹底擊敗日本軍國主義,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起了積極作用,為建立戰後世界的新政治戰略格局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二、美對日加強轟炸

1944年12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曾擬訂在日本本土實施登陸作戰的計劃。1945年5月25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了在日本九州和本州的關東地區登陸的時間和要求的指令。據此,美軍太平洋戰區指揮部即著手擬汀了在日本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具體計劃:在登陸之前,要以駐馬里亞納群島、硫黃島和沖繩島的全部美軍航空兵與太平洋艦隊相配合,摧毀日本的海空基地和工業設施,癱瘓其海陸交通,消滅日本本土和亞洲大陸上的全部日軍飛機,摧毀上陸地區的日軍防禦設施,切斷本州與九州等本土島嶼之間的聯絡,以及本州南北的陸上交通,以便徹底孤立九州、特別是上陸地區的日軍。此外,戰略空軍還要擔負對一些戰略目標(如大城市)的轟炸任務,以瓦解日軍計程車氣。

為了實施上述作戰計劃,美軍首先加強了對日轟炸,企圖使日本無法利用本土的庫存物資製造飛機和其他武器裝備,中斷武器的生產和補充,以利爾後的作戰。從1944年6月中旬起,美軍開始了對日本本上頻繁的戰略轟炸。

6月16日,美國戰略空軍第20航空隊所屬駐中國成都空軍基地的B—29重型轟炸機編隊47架,首次襲擊日本九州北部小倉,集中轟炸日本鋼鐵工業城市八幡制鐵所(今新日本製鐵公司)。

1944年7月至1945年1月6日止,美第20航空隊從成都基地出動40至80架次B—29型飛機的編隊,對滿洲、朝鮮、臺灣、北九州前後共實施10餘次空襲。1944年7月6日,美軍佔領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後,即在該島搶修航空基地。隨後,駐中國的B—29型轟炸機逐漸轉移到馬里亞納基地。

11月24日,美國戰略空軍第20航空隊B—29重型轟炸機編隊110架次,第一次從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基地起飛,分別對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和神戶地區的飛機制造廠,集中進行高空精密轟炸。至1945年2月,美軍出動B—29重型轟炸機1100架次,共襲擊14次,使日本的武器總產量減產16%。從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