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可以分三個階段:
體力第一生產力階段。人類生產最初是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因此,土地,特別是耕地就成為關乎人類生存的第一資源。地廣糧就多,人多兵就多,糧多兵多國家就強大,所以那時的政治講的是陸權。例如,在長期重視陸權的中國,中國軍人多半時間研究險關要塞,而較少研究外部世界,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耕地經濟。
物力第一生產力階段。特別是工業革命後,西方的政治觀點突變,地緣政治與資源政治的統一是這一階段地緣政治的基本特徵,而世界資源的稀缺程度與大國關係的緊張程度同比例發展則是該階段國際經濟和政治所呈現的歷史規律。資源到哪裡,地緣政治就到哪裡。資源的海外化也導致了海權理論的勃興,海權是這一階段地緣政治的核心,海軍也就成為國家實力的象徵,其目的是為了讓國內的工業產品得到最大的市場和最廉價的資源。
智力第一生產力階段。大致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而且是從美國開始。地緣政治、資源經濟與智源經濟的統一,是當今美國政治的基本特徵。細細看來,美國是以智源經濟為中心,不遺餘力加強國內科研,千方百計吸引世界頂尖科技人才,維持世界第一的科技地位,從而為綜合國力、經濟和軍事提供源頭活水。同時堅持地緣政治,在全球大搞區域和國家平衡戰略,不時地拉一個打一個,竭力阻止其他大國的崛起,以化解對美國地位的挑戰;堅持資源經濟,在全球特別是中東地區圈定石油等戰略資源,不時發動資源戰爭,竭力阻止部分資源國家的國有化運動,並反對其他大國的資源訴求。這就是美國國際經濟和政治戰略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其實,我們應該很明白,美國國際經濟和政治戰略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早在錢學森回國時就已開始。這個“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來自美國的實踐,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效仿,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戰略,成為“國家陽謀”。
我們要真正搞明白美國國際經濟和政治戰略的遊戲規則,不能被表象所迷惑。例如,最近,美國不斷向印度出口先進軍事裝備,幫助印軍迅速現代化,意圖何在?無非是在地緣政治上扶持印度,製造所謂的亞洲均衡,從而達到制約中國乃至日本的目的。但是,印度也有自己的大國夢,先是南亞大國,再是亞洲大國,最後是世界大國。美國或許會扶持印度成為亞洲大國,還會繼續扶持其成為世界大國而與自己抗衡嗎?顯然不能。地緣政治永遠是美國國際政治的平衡術,是300年來西方對付殖民地和類殖民地的老把戲。當然,美國對印度的態度,在別的方面也適用於日本乃至中國。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3 對科技的深情呼喚(3)
我們要做的是,在堅持國內經濟戰略“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礎上,明確地把握國際經濟戰略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是反對美國支援印度?顯然做不到,也不符合不干涉的國策。我們要做的是,在堅持國內經濟戰略“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礎上,明確地把握國際經濟戰略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只要美國堅持以科技和智源經濟為中心,在其他方面就不會出大格,不會成為公開破壞世界和平的力量。
避免人類史進入第四季
大政治是有大理想的:我們要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與全球利益最大化的高度統一,同一切運用科技進行和平競爭的力量一道,讓人類歷史避免進入第四季。
體力第一生產力時代,人類生活在經濟落後但生態完美的綠色環境裡,至少也有幾萬年,這是人類的春季;物力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生活在經濟發達但生態越來越惡化的黑色環境裡,汙染嚴重,地球變暖,疾病流行,這是人類的夏季。300年來,人類依靠所謂的現代工業發起了向大自然宣戰的“夏季攻勢”,有大功也有大過。此次大危機否定了“夏季模式”。
接下來,我們必須進行“新經濟革命”,遵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將民生、科技、綠色三者結合起來,創造新產業,開闢新的經濟模式。我們要與大自然握手言和,在更高生產率的基礎上回歸健康和綠色,這是人類經濟的秋天——美好和收穫的季節。
如果不進行或完不成“新經濟革命”,我們就會滑落到冬季——就像電影《後天》所描繪的一樣。不在此次大危機中爆發,就在此次大危機中滅亡。人類已處在或死或生的緊要關頭。
中國高科技產業:“有形”但“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