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54 章

沈持不除,必將後患無窮。

巖間泉水潺潺從腳邊流過,段清川繫好披風往前走,一改先前的雍容儒雅,冷笑道:“本世子還用得著他,白大人稍安勿躁,讓他多活幾天也無妨。”

“世子殿下一出手就是一千石食鹽,”白青廬說道:“就不怕他給咱們辦不成甲冑的事嗎?”

“區區百副甲冑對於昭朝來說不值一提,然黔州府苦食鹽短缺久矣,”段清川說道:“沈持回去後定然要與昭朝皇帝細細權衡,他二人最是精打細算,這買賣他只賺不虧,本世子以為做得成。”

能從昭朝手裡買得到甲冑。

白青廬說道:“殿下既有把握,臣就按照約定,賣給黔州府一千石食鹽。”

“嗯,”段清川輕擺一下披風:“給他。”又囑咐他將這件事做得仔細些,別叫段思倉知道了。

這邊。

沈持等人返回黔州府衙,請了知府俞馴、通判韓越來,他說道:“段清川同意售賣給咱們一千石食鹽,先買下來吧。”

俞馴放下茶杯,沉思了片刻說道:“五文一斗,著實便宜,買回來後,黔地的食鹽按照多少售賣?”

顯然,從昭通郡五文一斗運回來,賣二三十文還有足夠的賺頭,而黔的的鹽價為百文一斗,百姓不得哄搶?

鹽務官唐注瞧了瞧沈持,緩緩說道:“下官以為,此一千石鹽買回來,仍舊按照先前的售價售賣,暫不可低價,等後續段清川肯持久供應時才可降價。”

不然,這一千石低價售賣完,要是後頭段清川不肯賣給他們鹽了,再漲價就難了,那是要引發民憤的。

沈持沉思著道:“唐大人想的周全,是這個理兒。”

“嗯,既如此就好辦了,”俞馴聽了說道:“韓大人、唐大人,你二人儘快帶著銀子去找白青廬將食鹽買回來。”

韓、唐兩人道了聲“是”。

商量完買鹽的事情,各自散去。

沈持回到家中,成親後媳婦兒不在家,宅子裡顯得冷清,略靜坐片刻,去書房給皇帝蕭敏寫奏摺,對於這件事,他平鋪直敘,不寫一句自己的想法,要不要賣給段清川甲冑從而換的食鹽,全交給皇帝與朝臣們來定奪。

這麼大的事情,他是不敢隨意開口的。

沈持的摺子送到皇帝蕭敏的御案上之後,他瀏覽一遍,宣來左丞相蕭汝平,兵部尚書魏淳,君臣三人關起門來商量多日,末了君臣一致認為,糧、鹽是一地百姓賴以生存的根本,沒有糧食,人會直接餓死,沒有鹽,百姓易發生水腫等疾病,黔地需要低成本的食鹽,這甲冑可以賣給段清川,以換取黔州府從他手中採購食鹽。

正如段清川所料,昭朝朝廷苦黔地食鹽轉運久矣,是願意同他交換的。更何況,大理國內兄弟鬩牆牽扯住段思倉的精力,使得他們有機可乘放開手腳在西南作為,這麼喜聞樂見的事,怎會不給呢,給他。

黔州府這邊,通判韓越和鹽務官二人協力從昭通郡將

匠製作羊皮筏子後,他們幾經改良工藝,已經能造出更好用的了。

“是。”將軍們面色肅然,各自領命下去。他們在這裡駐守多年,每年都要遇到幾次山洪,倒攢了些應對的經驗。

外頭的滂沱大雨敲在窗戶上噼啪作響,天黑得不見一絲光亮。

等各營地都暫報來平安,史玉皎才微微蹙眉同沈持說道:“你來的真是不巧,遇到這種天氣。”

“還好我趕來了,”他沒有汲取上次貧嘴被掐的教訓,又深情地說道:“不然若真爆發山洪,我可不放心你。”

“必是冒著暴雨拼了命趕來找你。”

他說的話是發在內心的,全無一絲虛情假意,只是,他好像忘記了,在她眼裡,若真遇到事情,他可沒有她手下將士跑得快,還是她的累贅。

不過他很快想到了這一點兒,剎那間帶著一絲自豪說道:“三娘我水性很好的,你不用擔心。”

小時候他可是在沒玉村村頭的小溪裡泡大的,水性不錯。

他太能說了,史玉皎無奈地把他領到她的書房:“相公,我這裡尚有幾本書可看,你閒來無事消遣吧。”

沈持:“……”

過了一陣子,將軍們又來報說聽到對面的昭通郡傳來山崩地裂的聲音,大約那邊爆發山洪甚至泥石流了。

“再探,再報。”史玉皎又吩咐道。

到了約摸二更天時,安仁縣的雨轉小了,今夜多半無事,將士們深深鬆了口氣,才生灶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