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 矗立著耶魯最老的建築——康涅狄克禮堂 (Connecticut Hall)。 這所三層樓的磚石結構的建築建於1752年, 是康州最老的幾座建築中的一座。 紅色的磚牆、 白色的窗戶和黑色的百葉窗……典型的新英格蘭風格透露出北美殖民地時期的氣息。
在康涅狄克禮堂的不遠處, 有一座內森?黑爾 (Nathan Hale) 的雕像。 他是耶魯畢業生, 就讀期間住宿在康涅狄克禮堂。 黑爾被公認為是美國的第一個間諜。 作為獨立戰爭中的陸軍上尉, 他潛入英軍蒐集情報, 不幸被捕, 留下了那句名言:“我唯一遺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來獻給我的祖國。” 黑爾的雕像兩手反剪、 腳上帶著鐐銬, 矗立在耶魯的老校園中, 接受著一群又一群人的拜謁。 據說, 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想把這尊雕像買下來, 搬到中央情報局門口, 但被耶魯一口拒絕。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有權思考不可思考的問題”
上面這句話出自耶魯大學“言論自由委員會” 主席伍德沃 (C。 Vann Woodward) 之口。 當時, 正值越南戰爭之際, 美國的社會運動一個接著一個, 一浪高過一浪, 身為常春藤名校的耶魯自然不能置身世外。 面對 “翻手為雲, 覆手為雨” 的政治氛圍, 耶魯採取 “咬定青山不放鬆” 的態度捍衛言論自由。 越南戰爭時期, 聯邦政府規定, 凡是以道德或者宗教為名義的反戰者, 都不能申請獎學金。 當年,耶魯的校長金曼?布魯斯特 (Kingman Brewster) 為了維護耶魯學術自由的精神傳統, 拒不執行政府的指令, 仍以申請者的成績作為發放獎學金的唯一標準。 結果, 聯邦政府拒絕給予耶魯一大筆資金。 布魯斯特這種維護耶魯學術自由的做法受到後代的景仰, 被稱為 “當年最偉大的校長”。
學術自由是像耶魯這一類西方著名私立大學的重要傳統。 與建築不一樣的是, 這樣的傳統是“活” 的, 是耶魯人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學術自由的傳統使得耶魯能夠抵禦來自政治和商業的壓力與誘惑, 能為維護學術起碼的尊嚴和價值而不斷努力。
耶魯龐大的開支來源於校友的不斷捐款。 據統計, 已有60%的校友向母校捐過款。 耶魯也有對捐款說 “不” 的時候。 1991年, 李?貝斯 (Lee Base) 試圖向耶魯捐獻2000萬美金, 被現任校長理查德?萊文拒絕, 原因是貝斯想花錢影響學校任免教授的決定以及課程設定。 貝斯兄弟四人皆入耶魯唸書, 他們的叔叔擁有的個人資產近8億美元。 與其他富家子弟一樣, 他們在耶魯結交許多名流子女, 包括現任總統小布什, 為自己將來進入上流社會做好了準備。 作為耶魯的校友, 李?貝斯希望自己的母校能夠保持常春藤的保守傳統, 他想透過2000萬美金——當時常春藤學校接受的最大數目的捐款——來插手學校的人事任免。 沒想到卻被耶魯以捍衛學術自由的名義拒絕了。
面臨同樣窘境的還有現任總統小布什。 2001年小布什當選總統後, 收到了母校想授予他榮譽法律博士的訊息。 想不到到了授予學位儀式的時候, 竟然有大約200名教授集體簽字拒絕出席, 許多學生報以噓聲和哨聲。 他們認為, 這樣做是對學位的嘲諷。 小布什就讀期間平均成績B…, 當選總統也有些“不明不白”, 這樣的人不配被授予博士學位。
“不管誰贏, 都是耶魯贏”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 民主黨候選人克里和共和黨候選人小布什激戰正酣, 選戰的氣氛可謂劍拔弩張。 誰會贏?舉國上下都在觀望, 只有耶魯可以鬆口氣, 因為不管誰贏, 都是耶魯贏, 兩黨候選人皆出身耶魯。 《波士頓環球報》曾經寫道: “如果有一個學校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專門訓練國家領袖的話, 這個學校就是耶魯。”
培養領袖是耶魯的一大傳統。 在耶魯校友中, 可以拉出一長串美國乃至世界各個領域的領袖——前後五位美國總統、 現在的美國總統創辦人競選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 波音公司的創始人威廉?波音、 《時代》週刊創辦人亨利?盧斯、 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戈伊蘇埃塔、 國際投資家羅傑斯、 聯邦快遞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 IBM公司前董事長約翰?艾克斯皆出身耶魯。
1972年以來, 每逢總統選舉, 交戰雙方必有一方出身耶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