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階級化的地主,在容克莊園中,僱農仍然處於半農奴的地位。這種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用資本主義剝削逐漸代替農奴制剝削的方式被稱為普魯士道路。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而其代表人物就是老頑固俾斯麥。
1871年普魯士“自上而下”統一德意志,標誌容克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後形成。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這些人才是維繫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最根本的力量,其中的老派貴族早在約亨的祖先還是紐倫堡伯爵的時候便已經在這個地區紮根生活了數百年,比如俾斯麥家族便是在其中之一。新派貴族則是自弗里德里希大王時代,以軍功授田的方式被分封在奧得河兩岸的普屬波蘭地區以及從奧地利奪取的西里西亞地區。因此他們的意見必須得到重視。
但是約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