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句話說,你把要奪舍的物件變成自己的分身,等分裂出去的神念能控制載體後,把其餘的神念陸續轉移過去擴大優勢。
神唸的分裂,至關重要,到目前為止,地尼也就完成了一分為二,那還是他有了經驗的情況,初次奪舍純粹是賭一把運氣才成功。
當年那少女的身體,他花了好多年才適應,從而還是帶有少女的思維,譬如愛美嫌棄男性什麼的。
要不然,她也不會研究如何精神分裂成兩份,一股腦兒進入,不成功便成仁,實在太冒險。
估計日後藏傳佛教的轉世靈童,實質上就是今日地尼這一支傳下去的,關鍵一個在中原一個在青藏高原,是如何傳過去的呢?
難不成地尼有一天突然又想回身毒,在路上遇到不可抵抗的威脅,自己身死,把精神修煉的方法也遺留在了那裡?
趙雲百思不得其解。
身毒的煉體之法,和漢人武學完全走了不同的路。
他們在修煉之初,就用體力少得可憐的內力,來強化自身。
剛開始,是強化體表,慢慢地,強化五腑六髒。可惜不管是地尼還是達摩,僅僅是體表比一般人強。
地尼的這一具身體,根本就沒完全和精神契合,至於煉體都說不上。否則,也不可能那麼輕易地解決。
關於吸收人家的內力,先秦古捲上說的是同一屬性,否則吸收過來的內力會引起反噬。
最要命的是,對方要心甘情願,像人家攻來無意識地被吸收都無所謂。
就算是同屬性的內力,由於不是自己苦修所得,吸收的量少不說,融入自身也需要一個長期運轉的過程。
不管是精神修煉直至奪舍和吸取別人的內力,都是損人利己的行為,估計也只有在這種社會才會有部曲家僕願意奉獻。
唉,誘、惑好大啊,趙雲看著都有些魂不守舍。
“阿爹,我要去一趟上清宮!”他合上典籍閉目說道。
“啥?你要把這些東西和李家分享?”趙孟大驚失色。(未完待續。)
第三章暗流洶湧雒陽城
北疆的大捷,讓久被胡人欺負的漢人看到了我大漢軍隊對夷狄作戰也能打勝仗。
這次趙雲的出征,與其說是趙家的崛起,不如說是士子集團的陰謀而已,只不過老謀深算的楊賜也認為亂世將至,順勢推趙雲上位。
別看劉宏和宦官集團合謀,對士子集團舉起屠刀殺得那是一個歡快。
可是對真正有大名聲計程車人,他們雙方都是不敢加害的,大不了貶斥而已。
很奇怪的一種現象,文武分家乃至文人壓倒武人,是從有漢一代開始的。
自從董仲舒提出“擺出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文人的地位莫名其妙就高漲起來。
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每每說“**************”,是形容武人和市井之人的忠義。
但是漢代以後,漸漸形成所謂文人的氣節、風骨之類,難不成武人就沒有麼?
想想看,不說別人,就是趙雲的兩位岳父,荀爽一氣之下撂挑子不幹,公然跑到漢水之濱去著書立說,離著雒陽並不遠,也沒看到皇帝把他怎麼的。
後來,眼看舊日同僚一個個離職的離職,被殺的被殺,老大人灰心之下,在族學的基礎之上,發展成為潁川書院,反而贏得偌大的名聲。
其中,皇室沒有啥舉動,不贊成也不反對,士子集團看來,就是文人的勝利。推波助瀾之下,潁川書院儼然成為學子的聖地,甚至是和太學掰腕子的地方。
可以說,凡是從書院出來的學子,到太學只是鍍鍍金,想辦法家裡使點錢整一個孝廉出來,那就是妥妥的編制官員。
蔡邕那老頭更是一塊硬骨頭,別看他整天埋頭編寫《熹平石經》,裡面的貓膩多著呢。
宦官集團本身就在和士子集團鬥爭著,雙方應該說到了你死我活的臨界點。
自古文人相輕,也可以說,大漢就毀在文人及其身後的世家手中。
到了這樣的關頭,士子集團內部猶自扯皮不休,今日跑到蔡邕跟前說我家的學說是正確的,明日要麼明著要麼暗中賄賂,就是想讓自家的理論被編入石經裡面。
不僅如此,有些還和宦官勾結起來,那可是在朝堂上廝殺得刀刀見血的政敵,也聯合向蔡邕施加壓力,讓他採用相關的派別。
可是,這老頭不,對知識的求證精益求精,惹毛了雙方的人物。
那又如何?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