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了兩大行業的元氣,那就得不償失了。
“貪汙這個事情,或多或少地都會存在於企業當中,我們範氏投資集團的管理已經算是非常完善了,飲料行業和服裝行業雖然是因為歷史原因,沒有過多地實現現代化管理,但是利潤也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就這麼折騰了一番,怕是沒有什麼益處的。”武陟小機針對這件事情,向範無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武陟小機也認為這一次的調整動作有點兒太大了,不過範無病很快就說出了自己的真是打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我要在飲料行業和服裝行業中搞一些大動作,所以隊伍的純潔性必須要得到保障,這一次只是順勢而為,也是為了掃清兩大行業裡面的不安分勢力,為新動作的推出而鋪路。”
“這樣的話,確實是利大於弊。”武陟小機一拍腦袋道,“至少別人都認為我們的這兩個行業不行了,偏偏我們拿出了殺手鐧,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確實不錯。老闆,還是你考慮周全啊!”
範無病微微一笑道,“那是自然,如果沒有後續的方案,可以鎮得住場子,我怎麼可能一下子處理那麼多人?勇於用手段來加強管理是不錯的,可是如果沒有一整套的實施方案作為後續的支撐,那就是自尋死路了,也只有港臺片裡面的傻小子才會那麼幹。”
“不過,是什麼導致你下了這個決心呢?”武陟小機也很想知道範無病為什麼會這麼有把握。
範無病沒有直接回答問題,而是給武陟小機講了一段兒軼事。
當年戴高樂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多次獲得嘉獎。戰爭結束後,他長期作為法國元帥貝當的幕僚,執行軍事使命。他刻苦鑽研戰略和軍事理論,認真總結了一戰的經驗教訓,並根據自己對未來戰爭的理解,科學地預見了未來戰爭的形式,先後出版了很多專業書,明確地闡述了自己的作戰思想。
他認為未來的戰爭必將是大規模的機械化作戰,為此,法國必須儘快組建機械化部隊,在運動中達到防禦的目的。
他在《建立職業軍》一書中分析認為,英國和美國由於海洋阻隔,敵人難以進攻;德國的權力中心和工業中心十分分散,不易一舉摧毀;西班牙有比利牛斯山作為屏障;義大利有阿爾卑斯山的保護。法國四周邊境幾乎一馬平川,缺乏天然屏障的保護,尤其是首都巴黎,對任何來犯之敵都極難防守。
這樣的地理環境,一旦打起現代戰爭,法國要想禦敵於國門之外,單純依靠修築堅固的防線肯定無濟於事。惟有由專業軍人組成的機械化部隊,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實施機動作戰,積極防禦,才能有效迎擊來犯之敵,確保法國的安全。
為此,他主張建立一支由十萬職業軍人組成的機械化部隊,也就是六個機動裝甲師,這支由精兵和專業人員組成的部隊,具有極大的機動能力、毀滅性火力以及以突襲方式投入任何戰線的能力。他認為這支部隊將是保衛法國的一把利劍。
此時的希特勒德國蠢蠢欲動,擴軍備戰,戰爭陰雲重新籠罩歐洲大陸,法國軍事當局卻墨守成規,頑固不化,對悄然而來的一場軍事變革視而不見。
他們仍然信守原來的消極防禦戰略,迷信陣地戰。法國苦心經營多年的馬其諾防線就是這種理論的見證。戴高樂雖以新穎的軍事戰略思想開始在軍界嶄露頭角,但卻在軍界高層遭遇到冷遇。
此書出版後,不但沒有引起法國當局的重視,反而招來了白眼和冷遇。戴高樂的主張同法軍總參謀部和軍界元老們的消極防禦戰略思想格格不入。這些滿腦子保守Z義的當權者們認為,他們不惜巨資修築的馬其諾防線固若金湯,根本不用擔心德軍的機械化部隊進攻。
一些軍界和政界要員紛紛出面批判戴高樂的離經叛道之論。當時的國防部長莫蘭將軍在議會公開宣稱,我們已經花費了這麼大的力量築成了這樣堅固的防線,難道我們竟會發瘋似的越過這條防線去進行莫名其妙的冒險嗎?他甚至衝著戴高樂喊,只要我在,就沒你的出頭之日!
年近八旬的元帥貝當是戴高樂的恩師,一向器重戴高樂,但也把戴高樂的理論當成玩笑。
這本書在法國很少有人問津,而售價只有十五法郎,但也僅售出七百多本。然而在德國,它引起了納粹將軍們的極大興趣。
德軍參謀總部在《論機械化戰爭》的機密手冊中,原原本本地引用了這本書。尤其是納粹將軍古德里安,得到這本書後,他如獲至寶。他把戴高樂的思想與自己的主張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裝甲師編制和坦克戰術,使自己在二戰中名噪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