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6部分

錐�兄萍撲慊�拇笮拖釒俊�

百萬大裁軍後,鄭州通訊學院的計算機研究專案下馬了,研究人員開始把目光投向通訊領域,於一九八六年開發出1024門的準數字程控交換機。他們的產品受到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的注意,於是向鄭州通訊學院投資三百萬,委託開發2000門數字程控交換機。不過在研製過程中,研究者們覺得這個挑戰性太小了,後來就決定乾脆就直接開發萬門機。

結果,他們居然做出來了。

為什麼郵電部的專業研究所開發不出來的產品被業界以外的軍隊學院給做出來了?直接的原因在於雙方不同的計算機技術能力。

數字程控交換機實際上大量使用計算機技術,與傳統的交換技術相比已經發生明顯變化。郵電部研究所的專長是傳統交換技術,所以研發數字程控交換機需要學習計算機技術,幾乎等於重學一個專業,更關鍵的是難以跳出傳統思維。

相反,鄭州通訊學院的背景就是計算機,更重要的是,業外的背景反而使他們不受一些傳統思維的束縛,所以04機使用了許多非常巧妙的方案。

“與運10的經歷非常相像的是,04機出來後一開始也遭到作為行業主管的郵電部的打壓。郵電工業總公司為了立項而在北京舉行的一個專家論證會上,絕大多數人對04機持否定態度,說它不是交換機,是計算機。直到兩年之後,鄭州通訊學院完成產品測試後請求鑑定,但郵電部以沒有經過立項批准為由不給鑑定。然而,04機比運10飛機要幸運得多,由於是軍轉民的突出專案,04機受到了軍方的支援。在後來郵電部勉強同意的驗收測試中,專家評審的結論是04機達到八十年代末的國際先進水平。”張部長有些感慨地說道,“其實國內並非是沒有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團隊、一流的設計能力和一流的製造技術,只不過是限於體制的束縛,以及長期以來對人才的壓制,才使得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沒有被釋放出來。如今你能夠以合資企業的方式整合國內的航空製造業,對於我們整個國家而言,未嘗不是一個嶄新的機會,脫離了行政的束縛,或者科學技術會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

範無病和沈盈聽了這段兒不為人知的故事之後,不由得心中萬分感慨,為了自己的面子,就壓制有能力開發出新產品的科研隊伍,這種尸位素餐或者說是阻撓歷史程序的專家隊伍,簡直就是一群垃圾,也正是由於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中國的科技水平不升反降,現在連二十年前就做出來的運10飛機,都不能夠立刻重現了,真是悲哀啊。

想到這裡,範無病順口問了一句道,“雖然我也在開發通訊產品,但是就不知道這件事情,那個鄭州通訊學院的研究團隊,現在如何了?這麼優秀的團隊,應該不至於籍籍無名吧?”

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展拳腳

“唉,確實是籍籍無名了——”張部長喝了一口酒,搖了搖頭道。

當年04機研製成功的一聲炮響,確實很是鼓舞了一群中國企業進入通訊裝置製造工業。在04機於一九九二年進入市場後的幾年中,華為、中興和大唐等企業相繼開發成功萬門數字程控交換機,華為和中興的程控機都與04機技術的自然擴散有關係。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中國企業在電話程控交換機市場上走過了一條從低端產品市場向上爬升、由農村包圍城市、最終主導中國市場的道路。

但率先開發出04機的巨龍公司卻在這個過程中隕落了,原因仍然在於組織和體制。巨龍公司的組成是由鄭州通訊學院加上原郵電部所屬的四個電話裝置工廠和資訊產業部所屬的三個工廠拼起來的,技術的源頭是在鄭州信院,而工廠沒有多少技術能力,只想拿來現成的產品多生產,多佔市場多賣錢。

也就是說,巨龍公司是一個在技術、生產和營銷上沒有一體化的企業,幾家工廠生產同一個技術來源的產品,在市場上自相殘殺,導致了質量和服務方面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巨龍公司不能隨著市場的需求變化不斷開發新產品,技術進步的速度落在競爭對手的後面。

相反,深圳的華為和中興原來都是小貿易公司,但這兩家企業對技術的追求不折不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自主開發。正是在自主開發程控交換機所發展出來的技術能力基礎上,這些中國通訊裝置製造企業才進入了移動通訊和網路裝置製造領域。

華為的員工,其中接近一半兒是從事研發,而生產人員不足十分之一,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超過銷售收入的一成以上,目前華為的產品已經開始大踏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