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國…清廷…”我嘴裡反覆唸叨著這兩個詞,難道馬三炮的寶藏真就在這裡?!
“那您為什麼…”我想到崔大叔家窘迫的境況,實在是不像知道寶藏的人。否則他哪裡還會擔心沒錢給孩子看病?!
“唉~不瞞你說。”崔大叔嘆了口氣,繼續往上走著道:“我師父當初走的時候,留下那枚袁大頭,告訴我說,他把寶藏移了位置,只要憑著袁大頭還有他留下的線索,我就可以找到寶藏。但一定要確認他們這波人死得差不多了,我才能去取,否則怕我遭人暗算。年輕的時候我也曾找過兩次,但都是無功而返,慢慢地娶妻生子,生活安定下來,也就不怎麼想了。可這兩年孩子一長病,家裡缺錢,我這心思就又動了,前前後後進去過三四次,但還是什麼都沒發現。而且說來也怪,幾乎每次進去,我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意識,最後等醒過來,只能原路返回。”
不用問,崔大叔之所以不像殷騫一樣變成石頭。關鍵是那塊齒寒鐵鑄的袁大頭在起作用。袁大頭自動產生的陰氣,也許在山洞中的特殊情況下,能將他有效地保護起來。但為何每次都會暈過去,我一時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不過目前我首先要確定的是,這究竟是不是馬三炮的寶藏,於是問崔大叔道:“您師父來到這裡住下來之前是幹嗎的?還有他那些朋友都是什麼人?叫什麼?”
“…不知道。”崔大叔想了又想,只得打擊我道:“那都是解放前的事情了,我師父一生從未提過,關於寶藏什麼的,也是在他臨終前,單獨交待給我的,說完不等我問就嚥氣了。”
雖然得不到肯定地回答,但只從“滿洲國”和“清廷”這兩個詞來看,這裡是馬三炮寶藏埋藏地的可能性已經佔了百分之九十。
但我現在感興趣的並不是寶藏,而是怎麼能夠將殷騫復原?
說話間,我們已經爬到了山尖尖上,來到那個坍塌的神龕前,崔大叔脫下汗衫,朝手中吐了兩口吐沫,拿起鏟子就在神龕後挖了起來。
“您這是…”我不明白他想幹什麼,只得問道。
“挖我師父的墳。”崔大叔頭也不抬,只是一鏟子一鏟子地移著土。
我聞言趕忙上前拽著他說道:“您且慢,我們現在不急著找寶藏!先別挖了!”
崔大叔直起身子,看著我道:“呵呵,我知道,如果小胖子成了現在的樣子,你們還是隻顧寶藏,我也就不會告訴你這麼多。放心吧,東西挖出來你就明白了!”
我沒有辦法,只得放開手,任他去刨自己師父的墳,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
好在沒有多深,大概就挖了一尺多點,只聽鐵鍬頭髮出“嗆啷”一聲,似乎是碰到了石頭,崔大叔蹲下身檢視片刻,開始擴大這個坑的面積,朝四周不斷地挖掘著。
又過了大概五六分鐘,挖出了一個深一尺,直徑兩尺的坑,崔大叔丟下鏟子,將上面的土用手掃到一旁,一塊刻著東西的石碑漸漸顯露出來。
第三十七節
這石碑和坑差不多大,成一個近似於正方的扁長方形,除了中間靠上位置刻著一行稀奇古怪的文字,正中間位置還鑲了一塊圓形的小鏡子,有巴掌那麼大,最下面居然還刻了一個向下的箭頭。
崔大叔讓在一旁,方便我觀察,同時說道:“這石碑是我師父晚年前自己刻的,交代我等他死後一定要這麼埋,而且一定要埋在這裡。上面的文字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許就是他老人家的名字。師父說,石碑上就是闖山洞的秘訣和寶藏的位置。只要我能參透,就一定可以找到寶藏。”
我本來看著就迷,聽他說了更迷。還頭一次見有人埋碑要平著埋進去,這倒有點像歐美人的做法,但是人家埋碑至少也會漏在外面,還真沒見過整個都埋進去的。
再說了,一面小鏡子,外加一個向下的箭頭,還有幾個看不懂是什麼的符號,就能涵蓋那麼廣的資訊面?
崔大叔見我不說話,又接著道:“寶藏咱們先不說,既然我師父說了這上面有山洞的秘密,我想可能對救小胖子有幫助,你懂這些,看看吧!~”
盯著這麼一塊石碑,我也是一籌莫展。彎著身子瞧了老半天,腰有些酸,於是直起身來,一邊看著遠處的黃河,一邊在腦子裡過濾著各種資訊,盼望能有那麼一兩條沾邊的。
夏天的午後,太陽格外地毒,加上沒什麼風,黃河就像是一面大鏡子,將對岸的山山水水,還有一百零八塔全都照了進去,令那水中的倒影看起來金光閃閃,讓人目眩神馳。
…鏡子…大鏡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