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小段。這倒有點像老家省內的一些景點,叫這山那山的,其實許多都只是太行山脈的其中一截,被單獨擇了出來,規劃成旅遊區,然後另安他名。
但也別小看了這終南山,溝溝壑壑地形險阻、道路崎嶇,大谷有五,小谷過百,連綿上百里,許多地方都可謂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而我們下車的眉縣,正是終南山的西側,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地處秦嶺主峰太白山下,距西安也不過區區的一百二十公里。
之所以選擇捨近求遠坐車直接到眉縣,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一是這樣可以慢慢地邊往回走邊尋找,還有一點則是舅爺曾經說到過眉縣境內有一處百家谷,乃是在終南山修行人的聚集處,只要找到那裡,也許就不愁遇不見高人。
“自古終南多隱士。”這句話舅爺曾經數次提起過,據他老人家說,終南山中至今還保留著隱居的傳統,有近萬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修行者隱居在此,他們遠離都市,與群山、清風為鄰,過著和一千年前一樣的生活,遊離在主流社會之外。
但是這群人修什麼,那就五花八門了,有數十年如一日修心的,有短時間內修性的,自然還有修法修道的。
其實這些人就和秋天的爺爺竹道人一樣,他們認為要修,就得徹底斬斷塵緣方可,遠沒有梅道人看得透徹,其實活著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做人就要參透人生事,根本沒必要跑到人跡罕至、鳥不拉屎的地方去。
一路上,我們逢人就打聽那一歸谷和百家谷的位置,但問了七八位,沒一個人知道的。反正這種情況也都習慣了,但凡好找一點的地方其實根本就不用來,打個電話足矣。
縣城裡問不出,那就只能上山,當下我們打聽清了離縣城最近的一個山中村落,就叫車趕了過去。
這個離縣城最近的村子叫旺水,好在並不遠,往東翻過第一個山頭就是,總共不到二十里地,三輪計程車很快就將我們仨撂在了村口。
此時太陽已經有了下山的意思,村子就坐落在一個狹長但坡度很緩的山谷中,周圍鬱鬱蔥蔥的都是樹木,給人一種十分悠然寧靜的感覺。
可是等我們穿過村口的樹林,來到谷內時,眼前竟呈現出一派截然相反的景象。
別看旺水村不大,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短短的二百米距離,燈紅柳綠,茶社、酒肆、旅店、飯館一應俱全,有幾座院落內甚至人聲鼎沸,窄窄的接道上竟也有不少人,其中不乏灰衣結髮的修道之士。
而最難能可貴的是,這裡的所有店家基本上都保持著至少百十年前的風貌,那些手寫的招牌和大紅燈籠讓人看了甚至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我們仨都看得呆了,過了好一會兒,殷騫才喃喃地道:“咱…咱們這是走到旅遊區裡來了?”
我也有些納悶,如果是旅遊區,肯定是天天人來人往,那些潛心靜修的人又怎肯來此呢?
我倆發愣的空,秋天就已經跑到村口第一家的那個茶鋪裡打聽起來,待我倆走過去,這丫頭迎上來道:“哥,我問過了,這裡的客人也不知道那個什麼一歸谷在哪兒?”
我們身旁剛好有一張空著的桌子,我拉著他倆坐下,向跑堂的招了招手,他麻溜地跑了過來,先上下打量了我們一下,見是三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立刻直起腰桿子道:“三位喝點什麼?”
我見他有點勢力眼,先友善地笑了笑,然後問道:“您好,我們打聽個地方或者人也可以。這個…”
小二沒等我說完,一聽打聽人,立刻打斷道:“對不起,本小店的規矩,不消費一律不透漏任何資訊!”
“嗨!我說…”殷騫就喜歡抬槓,此時見有槓可抬,立刻迎上去道:“我們還沒說打聽什麼呢,你這就要消費。要是我錢也花了,你又沒我想知道的訊息,這賬怎麼算?”
“呵呵!”小二看著他,自信地笑了笑道:“只要是您打聽這百里終南山的任何地方,沒我們不知道的,至於找誰,那得看您的緣分了。這山上住著的大仙們有的好找,有的您就是萬金都難求一見,小的我也不方便透漏。”
第五節
殷騫無奈地瞪了他一眼,這人明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於是沒好氣地伸手道:“單子拿來!不就是壺茶麼!給我照你們最好的…”他說話間,小二已經把茶單遞了過去,可最後一句話到嘴邊,殷騫又硬生生地把下半截給吞回了肚子裡。瞪大了眼睛看著茶單,然後抬頭嚷道:“我靠!你這是黑店啊?!一壺綠茶就敢要二百八?!”
店小二丟擲了一個十分友好的微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