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材料。
據說到了七星幻物層次,造物師更是無需考慮材質問題。在他們敏感的思之力之下,一切物質結構均可以更加細化,細化到物質本源的地步。在七星造物師眼中萬物皆同,木材可以變為金屬,金屬可以轉為血肉,血肉更是能化為灰泥。那時候天下之大,遍地都是材料,造物師才真正進入第二教條中所述的那個無所不能的境界。
至於現如今,赤楓還只是個三星造物師,還得老老實實地帶著一大堆的材料出門,一點取巧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搬運材料上山這種事情,自然不能再由高貴的造物師大人來煩惱,青陽村民們在取得了赤楓的同意之後,自覺地承擔了搬運工的職責,將車上數百斤的金屬錠和合金軸成品都給搬上了山。
赤楓在山上找了一片平坦的大石頭作為臨時的辦公桌,從懷裡掏出一大堆的圖紙在那上面攤開,然後時不時地向鞍部的南坡看去,並對身邊的青陽村民指派一些小任務。
赤楓安排的這些任務自然是與造物無關的,否則村民們也幫不上忙,他只是要求對方在指定的位置清理出幾片足夠大的平地,以便架設汲水裝置之用。他還讓村民們在南坡距離鞍部垂直高度二十米的地方挖了個蓄水坑,大約可以容納二十桶水。
等到準備工作都進行得差不多時,一天時間便已經過去。不過赤楓也沒有閒著,那隻能白白浪費思之力,他抓緊這段時間又當場構造了幾件重要的零件。
在青陽村裡休息了一夜,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生,貧苦的青陽村民也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來招待造物師大人,大家各自早早地睡下,直到第二天一早眾人又趕緊上山。
今天是關鍵的一天,赤楓將會把主要部件都構造出來,並且指導村民們進行安裝。不得不說,對待這種大型造物,若是頑固地堅持第四教條的話,那可是會把人活活給累死,所以赤楓這回構造的都是主要配件,而整體則需要靠大量的人力來手動裝配。
就如同左京城那三十米高的城牆,那雖然號稱是造物師的智慧結晶,但未必是直接用造物手段構造而成的。事實上是由造物師提供一些構成城牆外層的格林鋼化石,以及用以壘砌高牆的堆高裝置,其餘大部分事情還是依靠人力去完成,但是功勞卻主要落在了造物師的頭上。
話說回來,赤楓這回需要構造的主要是一些個合金軸與合金齒輪,至於木造部分,除非是特別的結構由他親自出手,其餘都交由青陽村懂木匠活的人去負責。
忙到下午的時候,造物部分全部完成,雖然物件不少,但是難度不大,所以赤楓的思之力還是足以應付的。
這時候他在大石頭上攤開了一張結構總圖,上面寫著一行字:“水力畜力雙驅動、可拆解移動、複合式水車”。
如此複雜的名字,青陽村民們自然是看不懂的,不過若是有懂得水車的人看了這張圖,一定會大吃一驚的,這分明是“翻車”和“筒車”的綜合體。
不可拆解移動的“筒車”架設在距離鞍部二十米的那個蓄水坑邊。“筒車”的水筒正好可以浸入蓄水坑中,並且將水提升到比鞍部稍高的位置,然後透過架設的竹木水道引到北坡方向。
這一部分大體上與幻物大陸上常見的“筒車”並沒有多大的不同,只是因為蓄水坑的水力衝擊力度不夠,無法完全驅動“筒車”輪輻轉動,所以赤楓加入了畜力或人力協助的裝置,補足水力的不足。
他原先考慮過直接使用動力機構的,但他也知道,對於種田的農夫們而言,屬於消耗品的能量礦石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人力卻是極其低廉的成本,於是便放棄了更加先進的動力機構,而加上了原始的外力輔助裝置。
而蓄水坑往下直到青江的部分,赤楓採用一座的則是改進後的“翻車”。舊時的“翻車”完全是依靠人力或者畜力來驅動的,直到後來“筒車”取代了“翻車”成為最常用的汲水裝置。而赤楓所做的,便是把“筒車”藉助水力驅動的特性移植到了“翻車”上,讓下部的“翻車”更加實用。
霍普對於赤楓的整個構思相當的佩服,但同時也有一個疑問,“既然‘翻車’可以藉助水力,為啥不直接一架翻車把水送上鞍部就好了?還分兩級輸送幹嘛?”
“水力利用效率終究是有限的,三十米高度已經是極限了,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且‘翻車’的能量損耗比較嚴重,所以上半部分不能繼續使用,否則需要補充更多的人力或者畜力,所以我選擇了‘筒車’。”這是赤楓的解釋,同時也是他從資料上學到的東西。
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