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楓之手據說讓她很不甘心,揚言會在少年組等著這個對手再次交手,一定要把他揍個人仰馬翻才行。

赤楓對此自然是一笑置之,取得兒童組代表資格之後,他就已經贏得了唐副院長許諾的塔拉帝國遊學獎勵,以後是否參加少年組的選拔還是個未知之數。當務之急是趕在春季交流賽代表團前往上京之前,把青陽村的事情辦妥。

從藍娜那裡取得資料之後,又花了兩天時間進行研修和構思,一個構思終於在他腦海裡成形,於是便邀上霍普等人一同前往。

青陽村位於左京以西約一百五十餘里,乘馬車往返需四日,再加上預計要在青陽村逗留的三天時間,這基本上已經是赤楓去往上京之前最後一段閒暇時間了。

當他們來到此地時,春耕已經臨近開始,雖然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也下了幾場雪,但化開的雪水遠遠不夠滋潤這片乾涸了半年的土地。青陽山北側的幾個水塘也只是勉強蓄了小半池水,若是今年繼續幹涸,這點水量怕是連春天都很難堅持過去。

當地的村民們正為此而苦惱著,他們是再也不敢去幹劫道的營生了,倒不是因為當初答應赤楓和霍普,實在是現在前線開戰,世道太亂。

在烈霞山脈至左京這條官道上,天天都有支援前線的援兵出,天天都有接下治安任務的傭兵在巡弋,這時候跳出來大叫“此路是我開”,無異於是把自己的腦袋往鍘刀上送,嫌死的不夠快。

對於赤楓當初的承諾,沒有人敢把這太當回事。對方是什麼人?對方是高高在上的造物師大人。造物師是什麼人?造物師是日理萬機的大人物,哪有閒心把這些小人物的小事情放在心上。

所以當赤楓和霍普再次出現在他們眼前時,這些人瞬時間感激涕零了,只差沒跪下來給他們磕頭。但這也只是暫時的,看他們那架勢,若是赤楓真的成功解決引水問題,磕頭是少不了的。

赤楓的時間很趕,也就不和村民們多客套,而是直接要求大家帶隊前往青陽山探地形。雷厲風行的作風讓村民們感覺到了希望,立刻便有好些人願意陪他前去。

青陽山此時積雪未化,如同一面銀白色的屏風,將青陽村與青江阻隔在了兩邊。其最低矮的一處鞍部約有五十米高,但也比現如今的水車高出翻倍不止。

水車是一個統稱,根據不同的展階段有多種叫法,最初是人力或者牲畜驅動的“翻車”,依靠鏈輪和鏈條傳動,用長槽板汲水;後來在先輩造物師的智慧下,展出了第二代的“筒車”,取消了鏈輪結構,無需人力驅動,而是依靠水力的衝擊來自行運轉,而長槽板也改為筒狀水槽,效率更高。

“翻車”雖然落後,卻有著“筒車”所沒有的優勢。“翻車”形體小,且可根據需要拆卸移動;而“筒車”效率雖高,但是一旦架設起來便無法再移動位置,只能是固定在水邊低地。

如此一來,若是遇到乾旱時期,江河水位降低,“筒車”將因為無法接觸到水面而失去作用;反之若是遇到洪澇,過高的水位又會將“筒車”沖毀,損失更大。

這些都是赤楓從藍娜提供的資料上看到的,也給了他更多的靈感。

“筒車”是必須借鑑的,但絕不是原樣照搬。“翻車”的技術雖然落後,但不代表沒有值得借鑑的地方。

青江一年四季水漲水落,即便赤楓能夠構造出一座輪輻直徑達到五十米的巨型“筒車”,怕是也很難保證穩定的供水,更何況若是“筒車”在汛期被激流沖毀的話,他是否每年都要來幫青陽村重新構造一座?明顯這不是個辦法。

在青陽村民的帶領下,一眾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山脊的鞍部,站在這裡視野良好,前看青江水,後看青陽村。青陽山算不得高峻陡峭,鞍部兩側也較為平緩,只是山體大部分為堅硬的剛巖構成,很難開挖,否則早已被青陽村民強行開掘出一條斷谷,引水灌溉。

這樣的地形正適合赤楓的構思,馬上便可以開始動手。

他四下裡看了看,青陽山上有不少樹木,倒是現成的木材原料。至於造物的金屬部分,比如“筒車”和“翻車”用的合金軸,赤楓已經事先在家裡構造了一部分,其餘則必須根據此地的地形臨時構思,他乾脆隨車運了一些必須的材料過來,花費並不算多,不過十枚金幣。

看著馬車車廂裡的那一大堆金屬錠,赤楓不禁有些迫切地想要趕緊晉升四星。進入化物級別之後,造物師可以就地取材,而無需每次造物都要準備一大堆現成的材料。這青陽山雖然不是什麼儲備豐富的礦區,但滿山的石頭裡面總還是能夠輕鬆湊得齊自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