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日軍以第20、第109師主力及第108、第20、第35、第36、第10師、獨立混成第4旅等部共5萬餘人,由第1集團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指揮,先後由和順、太谷、南關、安澤、大交、博愛、武安等地出動,對晉冀豫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企圖圍殲第129師部隊,分割和摧毀抗日根據地。
7月6~9日,朱德、彭德懷先後就作戰指導原則指出:基本上採取分割槽游擊戰,削弱敵戰鬥力,阻敵修路築點,隱蔽主力於機動位置,力求能殲滅日軍單獨行動的營。據此,第129師進一步調整了部署,劃分了各部隊的作戰區域。
7月6日,日軍第109師、獨立混成第4旅各一部佔領沁縣、武鄉、遼縣等縣城,並向榆社地區合擊。當日軍第109師一部進至榆社以西雲簇鎮時,第129師第386旅向敵展開攻擊,殲其一部,迫敵回竄。敵獨立混成第4旅在遼縣以西石匣村,遭第385旅伏擊,死傷300餘人。沿邯長路西犯之日軍,在涉縣以西之河南店遭到第129師特務團的打擊,暫緩西進。敵合擊企圖破產後,即控制交通線,分割根據地,佔領長治、屯留、襄垣等城鎮,打通了白晉路北段。8月,敵佔領黎城,打通了邯長路。第129師遂對佔領交通線之敵進行襲擊、圍困,迫敵於8月下旬撤出陽城、晉城、沁水等地,收縮至長治周圍地區。當敵第20師一部經高平向長治收縮時,八路軍第344旅在高平以北三甲鎮設伏,斃傷日軍160餘人。第129師在7~8月的反“掃蕩”中,共作戰70餘次,殲敵2000餘人。
12月上旬,第129師按照八路軍總部破襲邯長公路的命令,增調第385旅第769團、第344旅第688團主力及第689團主力一部、青年縱隊第2團、晉冀豫邊遊擊縱隊第1梯隊第1大隊等部到邯長線,以加強突擊力量。12月8日起,當地原有部隊開始進行不間斷的破壞襲擾。
14日,主力部隊到達,開始大規模的襲擊。
22日攻克黎城以南的趙店鎮,23日襲入黎城,殘敵向東潰退。攻擊部隊乘勝收復東陽關,並繼續向東追擊,25日12時收復井店鎮。這次作戰,斃傷日偽軍700餘人,收復黎城、涉縣兩城及據點23個,太南、太北重新連成一片。
1940年4月11日至2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召開太行、太嶽、冀南地區的高階幹部會議,著重討論了根據地建設等問題,並正式宣佈成立太行軍政委員會,以鄧小平為書記,統一領導太行、太嶽、冀南3區。從此,根據地的鞏固進入一個新階段。8月1日,成立冀南、太行、太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