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獨立性,沒有獨立的人生,社會性再美好也將失去意義。任何試圖無視人的獨立性的行為,實際首先滅失的是他自己的獨立性,也必將招致其他人獨立性的抗衡。任何人在社會中生活,又都應當尊重人的社會性,在尊重社會性的時候,實際也是在尊重人的獨立性。當我們試圖破壞一個合理的社會性的時候,實際也在破壞人的獨立性的基礎,社會在破壞中必將失去平衡。也就是說,沒有人的社會性,也就沒有人的獨立性,人的獨立性與社會性是互為存在的。

人的個性的發展是人類社會共性發展的內在動因,個性的發展聚集到一定能量,便會推動社會性的整體發展。同時,社會性的發展對個性的發展也有著極為重要決定性作用,沒有共性發展的趨勢,個性不會出現發展。只有當個性的發展與共性的發展達到了統一,個性與共性才會出現一個發展。人的個性與共性既互為矛盾又互為存在,在存在中獲得平衡,在矛盾中推動發展,於是,不同的社會時期有著不同的人的個性和共性。

這就是人的獨立性與社會性共存規律。

人的獨立性與社會性的共存規律深刻反映出,一個人的生命的獨立存在,同時就存在著一定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是隨著生命個體的產生而生產的。即使一個非常短暫的生命,只要他曾經來到人世間,就在他生命運動的時空裡結成了一定的人際關係。現在有的理論在描述人的獨立性的時候,頻繁地使用“人性化”的命題,似乎只有強調個性才是人性的表現,這是重個性、輕共性的思想意識。實質上,人的獨立性與社會性是共存於一體的。過分突出獨立性的宣揚,其結果是一個高揚的個性必然與另一個高揚的個性發生激烈衝突,最終的結果是人的理想的幻滅。我們以為,釋放個人獨立性空間,應當堅持以不損害社會共同利益為前提,所謂“人性化”體現的應當是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

政治不是國家政治的唯一命題

第一章 企業政治概念的提出

第二節 政治本質的一般認識

二、政治產生於人的社會性需求

政治,許多人厭惡它,但卻沒有人能夠離開它。厭惡政治的原因是因為政治總是束縛著個性的發展,而且每每是遏制或消減一個利益,去滿足另一個利益;離不開政治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利益遭受衝擊的時候,又迫切需要政治給以平衡性的抗擊。比如駕駛員並不喜歡交警,當駕駛員的車被塞以後,駕駛員必然又渴望交警來解除。可見,政治並不是因為少數人需要才產生的,而恰恰是多數人的存在而產生的,荒山野嶺並不需要建立出一個政治機構來。

1、政治不是國家政治的唯一命題

“政”,中國《說文解字》:“政,正也。”那麼,“正”又是什麼意思?“正,是也……一以止。”本義具有“正確”或“匡正”的含義。“治”從“治水”而來,具有修治、整理的含義。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實質上是一個管理的命意,利益規則的確立、施行與監督是政治的全部內容。但是,社會並不完全等同於國家,社會是人際關係的總和,國家則是一定社會範圍內的管理機構。一定的社會總是在一定的國家管理之下,一定的國家總是管理著一定的社會範圍。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世界出現了聯合國這個國際政治機構,六十多年來的執行實踐表明,雖然聯合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際行政機構,其決議不具有實質性的行政效率,但聯合國事實上已經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國際政治利益的協商機制。當然,就政治實體的形式而言,國家仍然是到目前為止的最高形式。

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決定著國家與政治的關係。如果說社會是政治的內容,那麼,國家則是政治的形式。內容是一種客觀存在,其表現形式則是可以多樣的,即使沒有國家這個形式的存在,政治的這個內容依然存在。幾千年人類歷史事實反覆宣示了這一規律,至今依然是這樣。可見,國家並不是政治的全部涵義,政治並沒有被國家所壟斷。

政治的功能特徵,表現在透過利益規則的確立、施行與監督,以平衡人的個性利益與共性利益,有人際關係的存在就有政治存在,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從現實中諸如“民政”、“財政”、“鹽政”、“家政”等等“政”的用法看,“政”本就是個事務管理的命題。國家政治是一定區域內社會人際關係事務的管理,代表著一定區域內各種利益集團的總利益。在國家這個範圍內,各具特徵的區域群體或利益群體,也有著相對獨立的目標與事務,同樣地存在著政治。“政治”,並非只指向國家政治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