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1884年10月到次年3月,冬季的嚴寒氣候阻礙著裡海上的煤油運輸,許多煉油廠一年中不得不關閉半年。許多地方交通十分不便。比如在第比利斯城,從8 000英里外的美國進口煤油比從340英里外的巴庫購進還要便宜。
俄國的市場容量也有限。對於廣大農民來說,照明並非必不可少,而且他們也花不起那筆錢。石油產量的增長,迫使巴庫的生產者急切尋求海外市場。為了找到代替諾貝爾家族控制的北路運輸線,另外兩家公司——邦吉公司和帕拉斯柯夫斯基公司得到政府批准,動工修建從巴庫經過高加索到裡海港口巴統的鐵路。工程剛進行一半,由於油價下跌,這兩家公司資金枯竭,陷入了絕望境地。
羅斯柴爾德家族挽救了他們。該家族在阜姆有一家煉油廠,所以對獲得俄國的廉價原油很感興趣。他們以拿俄國的石油設施作為抵押,提供了完成這條鐵路所需的貸款。1883年,巴庫…巴統鐵路建成,幾乎一夜之間,巴統就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港之一。1886年,羅氏家族成立了裡海…黑海石油公司,在巴統建立了儲存和銷售設施。諾貝爾兄弟公司立即起而效仿。巴庫…巴統鐵路開啟了俄國石油銷往西歐的大門,並由此開始了持續30年之久的爭奪世界石油市場的激烈鬥爭。
對美孚石油公司的挑戰
美孚公司不敢忽視俄國石油工業的興起。俄國煤油在歐洲許多國家同美國油展開了競爭。為了對付這種局面,美孚加強了針對國外市場和新競爭對手的情報蒐集工作。各種報告不斷地從世界各地湧向百老匯大街26號。情報令人不安。美孚公司再也不能為自己的絕對統治地位而揚揚得意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三章 商業大競爭(3)
美孚公司估計,沙皇政府絕不會允許它把諾貝爾兄弟公司整個買下,但是它可以使用在美國對付競爭對手的那種辦法,爭取獲得諾貝爾兄弟公司相當的股份,同時仍讓路德維格繼續經營。1885年,美孚派一位高管到彼得堡,同諾貝爾兄弟進行會談。路德維格對此不感興趣,他正集中力量,加強在歐洲的銷售網,擴大銷量。1879~1888年間,俄國石油產量增長了10倍,達到年產2;300萬桶,這相當於美國年產量的4/5以上。
諾貝爾兄弟公司在歐洲進行的咄咄逼人的推銷活動,以及俄國石油產量的迅猛增長,使美孚公司極為震驚。他們斷定,僅是討論已經不夠了。1885年11月,它在歐洲降低了油價,就像在美國向競爭對手發起進攻那樣。它的歐洲代理商在各國製造謠言,詆譭俄國煤油的後果
和安全性。雖然美孚的進攻很兇猛,但諾貝爾公司和羅氏家族的反攻同樣猛烈,而且很成功。結果,美孚石油公司的經理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在地圖上標出的“俄國的競爭範圍”不斷擴大。
1888年,羅氏家族在競爭中又採取了新的步驟,他們在英國建立了自己的進口和批發公司。諾貝爾兄弟公司也照此辦理。在這些刺激之下,美孚石油終於採取了行動,在英國建立了第一個國外子公司——英美石油公司。隨後,它又在歐洲大陸同那裡的主要批發商合資,建立了一些新的子公司。美孚成了名副其實的跨國企業。1889年,諾貝爾兄弟公司穿過高加索山脈,打通了一條長達42英里的隧道輸油管道,光是炸藥就用了400多噸。在這個“競爭性商業”的新時期,美國在世界照明油貿易中所佔的比重從1888年的78%,下降到1891年的71%,而俄國所佔的比重則從22%上升到29%。“富饒的巴庫油田不斷湧現出新的自噴井,產量越來越大。但是,在俄國石油界卻發生了一次重大變動。雖然路德維格?諾貝爾的耐心和決心在一個接一個的困難面前絲毫沒有減弱,但他的身體卻越來越虛弱。1888年,在法國裡維埃拉度假時,這位年僅54歲的巴庫石油之王因心力衰竭去世。
貝殼商人之子
俄國煤油仍然持續不斷地從巴統流出,尋找市場。諾貝爾兄弟公司至少仍牢牢地控制著俄國國內市場。而羅氏家族不得不另想辦法,繞過美孚公司,尋找打入世界市場的途徑。他們懷著特殊興趣注視著東方,注視著亞洲,看到了那裡有上千萬“新光明”的潛在客戶。但是,怎麼把油運給他們呢?
羅氏家族認識倫敦一個叫弗雷德?萊恩的貨運代理商。此人精通航運,善於交際,是位出色的掮客。他認識一位小有名氣的商人,名叫馬庫斯?塞繆爾。萊恩把他介紹給了羅氏家族。他們在一起制訂出一項宏大計劃,這項計劃如果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