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了。最讓林漢無語的是,她後來透過新天下出版社,在中國前前後後找了二十幾個槍手,幾年內一口氣創作並出版了一百二十八本很有愛的武俠小說,那些小說的劇情內容幾乎雷同,完全是靠著“很有愛”撐著故事,而這些粗製濫造的小說的筆名都叫“松柏生”……
為了這些劣質的作品能有很好的銷量,喀秋莎不惜自己掏錢找來著名畫家,在每本書裡在很有愛的劇情邊上插入上配套的“更有愛”插畫,至於封面、封底“巨乳星人”橫行就更不必說了。喀秋莎深諳商業之道,為了節約成本,這些出版的劣質小說文字部分的紙質極差,甚至到了被讀者稱為“馬糞紙”的地步,但封面和插畫的紙質卻極佳且印刷精美,極具收藏價值。
由於她玩得太HIGH了,這些東西在出版時,甚至在某些軍閥的地盤上都成了違禁品。但是儘管如此,這些粗製濫造的作品,在民國時期的銷量卻驚人地好,獲得的利潤幾乎不下於林漢弄的那些精品。
令林漢無語的是,靠著這些東西,喀秋莎在文學作品方面,刷到了比林漢更多的信仰之力。
當然,隨著新中國成立,喀秋莎的作品一本不漏的全部被禁,並被付之一炬,民間殘留下來的很少。以至於幾十年後,一整套完整的一百二十八本民國版的“松柏生”大作,在後世價格不菲,更成為收藏家們爭搶的珍品。
在海上行駛了二十五天後,林漢於1933年二月二十日到達上海,在那裡他受到了宋子文率領的南京國民政府高官的熱烈歡迎,而當地的市民也自發組織起來在碼頭歡迎他這位在美國“揚我國威”的民族英雄。
二十號那一天,整個上海的注意力,幾乎全集中在正在靠岸的郵輪上,碼頭上更是人頭湧湧。當地的市民喝茶聊天侃大山時,談論的都是正要回國的“武學宗師”、“道家高人”、“民族英雄”林漢有關的訊息。
當林漢所在的船離上海港還有幾公里遠時,海量的信仰值就源源不斷地由遠處的上海港迎面撲來投進他的體內,待船停靠在岸邊時,濃密的信仰之力,更讓他產生了要被“淹沒”的幻覺。
站在船舷邊,看著船下碼頭上密密麻麻的人流,還有早就將準備好的儀仗隊,排得整齊的佇列迎接他的炮黨高官們,林漢心中長嘆一聲。
“這個時代的中國,太需要英雄了。”
當林漢下船走下舷梯的過程中,碼頭上,無數的男男女女,指著他不斷地呼喊著。
“林先生,林先生!”
那份狂野的熱情,那一雙雙崇拜的眼神,置身於這樣的氣氛中,林漢終於明白所謂的“個人崇拜”、“狂熱崇拜”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在這樣的氣氛下,現場的每一箇中國人,幾乎都被感染成了他臨時的狂信徒。
在儀仗樂隊的伴奏下,“南京國民政府”的委員長宋子文親到在船下迎接林漢。
林漢和宋委員長接觸的過程沒有什麼好敘述的,無非就是握手,然後雙方客套的寒暄一番,然後穿過無數狂熱的人流,最後坐上對方派來接送的汽車離開。
一切皆是如此,沒有任何異常發生。
只是,在最後上車前,林漢突然臉色一變,右手本能地捂在了小腹上,而左手更用力地壓住了胸部。僵立了半秒後,他急急忙忙地鑽進了車裡。
事後,現場圍觀的記者,有人在沖洗當時拍下的照片時,發現無意中抓拍下了林漢上車前用手壓胸的那一幕。
在那張照片上,林漢沒被手壓住的左胸口,明顯地凸起了一大陀。不過當時還是事後,都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發現這張照片的記者,也只是把這一現象當成抓拍角度有問題,光線反射或別的什麼原因產生的“錯像”罷了。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如此。
就象初遇喀秋莎時發生過的異樣一般,林漢恐懼地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第108章中國艦魂李華梅
整個早上,林漢拼命地壓制自己的身體往女性化方向轉變,好不容易熬到了和宋子文這夥人搞出來的走秀見面會結束後,林漢藉口旅途勞頓提前告辭。他沒有坐上宋子文為自己安排的汽車,而是坐上玄武教派來接他的車。如今在中國,玄武教也和薩菲羅斯教割裂開來,表面上裝成一洋一土,互相不來往的兩個教派。薩菲羅斯教在租界向洋人傳教,而玄武教則在中國人中發展信徒。
林漢一進入自己人的轎車,就命令其朝黃浦江薩菲羅斯號遊艇所在的位置飛奔,進入到可以虛化瞬移的位置後,他立刻瞬移回到自己的本體上。
一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