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海軍條約》三個月前就完蛋了,歐洲開戰後,海軍造船時早就是在按自己意願設計軍艦了。”
美國軍艦上,無數的聲音在竊竊私語著,談論著眼前這艘明顯“超標”的鉅艦大和號。
在1940年五月和六月,美國海軍也獲得了兩艘新銳戰列艦,他們是北卡羅納級戰列艦,分別為華盛頓號和北卡羅納號。
由於受到了沙恩級戰列艦的刺激,美國海軍正在建造的南達柯他級戰列艦設計噸位是四萬噸,而北卡羅納級由於建造時間較早,依舊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噸位被壓縮在三萬五千噸級,即使服役時因為歐戰的暴發而放開了手腳,卻由於艦體已接近完工,交付海軍時噸位也僅僅上漲了一千噸。
而在看到幾乎是和北卡羅納級戰列艦同期下水的大和號戰列艦那超標的巨大身材時,現場所有的美國海軍官兵,在震驚和羨慕之餘,心裡都想齊聲大罵“狗孃養的日本女表子,你們都造了啥!”
儘管心裡在詛咒著“違背條約,超標建造”的日本人,但美國海軍的官兵還是按照國際慣例,和日艦平行行駛,然後艦員列隊艦上,鳴放禮炮,和日艦互相致敬,做足了“友好相處”的派頭。
此時在日本艦隊上空,由附近的菲律濱的岸基機場,也起飛了一箇中隊共十二架最新式的P40戰鬥機飛臨日本艦隊上空進行“友好表示”。而日本方面也起飛了同樣的數量的零式戰機和美機“伴隨”飛行,雙方飛機在空中你來我往,跳起了一出又一出的空中華爾茲舞。
很快,日本“末代戰列艦體重超標”的情報,就透過無線電波傳到了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然後又透過夏威夷傳到了華盛頓白宮。
兩天後,日本艦隊到達新加破,和駐紮在這兒的美國海軍主力艦進行了“友好”地聯歡活動。
得到近距離地“觀賞”大和號的機會後,關於這艘巨型戰列艦的更多情報浮出水面,一時間,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白宮高層,都集體起了想要罵孃的衝動。
六月二十五日,清晨八點。
新加坡港內人流湧湧,人聲鼎沸,港灣裡更是軍艦雲集。就在昨晚十點,日本艦隊達到達新加坡外海。第二天天一亮,當地的英國駐軍就以最高地禮節歡迎這支強大的“友軍艦隊”入駐。
英軍駐新加坡的最高司令官帕西瓦爾懷著極複雜的心情,“歡迎”著來自日本的盟友。
現在的新加坡港裡,停泊著極其強大的兩支艦隊。
一支是以大和號為首的“日本友人”的艦隊,包括了一艘“疑似”六萬噸的超級戰列艦,三艘戰列艦巡洋艦,三艘航空母艦,外加一票的中小型輔助艦隻,絕對是現在的西太平洋最強的海上力量。
另一支則是來自美國“友軍”的太平洋艦隊。雖然只是一支分艦隊,但也擁有兩艘賓夕法尼亞級戰列艦,以及一艘薩拉託加號航母,此外還十餘艘輔助艦在旁,規模雖然小了一點,但同樣地氣勢逼人。
相比之下,身為主人的皇家海軍,此時擺在新加坡港內的家當,就很上不了檯面了。
英國海軍手中最大的一艘軍艦,居然是來自澳大利亞的輕巡洋艦悉尼號,這是一艘五千噸級的輕型巡洋艦,之所以出現在這裡,那是因為最近在印度洋地區出現了一艘德國的偽裝襲擊艦,不得不將其從澳大利亞那兒“借來”參予追捕行動,恰好上了美日海軍在新加坡“聚會”的盛況。
除了一艘悉尼號勉強能露露臉外,餘下的港內的英國軍艦,其噸位小得讓最高司令官帕西瓦爾瞧著都覺得臉紅,四五百噸的“小船”小舢板都不多見,因為就連這樣的小船,也被調回本土去保衛英倫三島了,帕西瓦爾手中擁有的,也僅僅只是一堆巡邏艇,輯私船之類的小快艇而已。在身邊有一堆萬噸級怪物存在的情況下,這些小舢板就連露臉亮相都讓帕西瓦爾感覺丟人萬分。
看著大和號巍峨的英姿,帕西瓦爾司令官和大多數現場的英國人心都同時湧起了一個念頭:我們的海軍在哪?
1937年中國干涉戰爭結束後,日本海軍停滯發展了兩年,然後就以舉國之力,造出了大和號戰列艦這款“天賜寵兒”般的完美戰列艦。
而美國海軍,今年也有兩艘北卡羅納級戰列艦投入現役。
而堂堂的世界第一海軍皇家海軍,在今年唯一可能服役參戰的,僅僅只是威爾士親王號(隸屬於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喬治五世兩艘,但這現兩艘戰列艦建造速度再快,也要拖到今年十月份後才有可能服役。
至於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