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部分

地上升起,將大量沙土、石礫、彈片等碎物狂風暴雨般揚上天空。從日本本土到夏威夷,距離實在太遠,家底薄弱日本人不可能象美國人那樣,敗家般地向一個目標傾洩成千上萬噸的炮彈。負責掩護巡洋艦編開炮頻率不高,他們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齊射,而是一發一發地瞄準、射擊、修正彈道,再射擊。不過饒是如此,4艘巡洋艦的“精確”火力,也在一個小時的炮擊中,將美軍佈置在岸上的幾個處隱蔽的炮兵陣地一一敲掉。日方只有在對待灘頭的鐵絲網和反登陸鹿砦時,才放手使用大規模的齊射以摧毀這些討厭的障礙物。

等有威脅的岸防炮陣地被摧毀後,先前退走的驅逐艦隊又返回原地,抵近海岸邊,然後用艦上的艦炮,近距離瞄準摧毀岸邊一些死角地段,不易命中的隱蔽機槍碉堡之類的目標。在127毫米艦炮的打擊下,這些臨時用水泥磚石搭建的堡壘脆弱異常,只要被直接命中,其堡壘在炮彈的猛烈轟擊下,無不磚炸石飛,呼嘯烈焰和著滾滾濃煙從碎裂的破口處狂湧而出,內部的美軍士兵粉身碎骨。

過去一年裡,雖然太平洋上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化,但美國太平洋艦隊也好,夏威夷駐軍也罷,他們都太過自大,都認為即使英日兩國聯手,都沒有勇氣攻擊夏威夷。所以一直到太平洋艦隊覆滅前昔,美國人都沒有想過要好好地加強瓦胡島周邊小島的防禦。這些正在被摧毀的堡壘,都是戰爭爆發後臨時修建的。由於時間緊急,材料缺乏(因為主要材料都被用於加強瓦胡島的防禦),其堅固程度也只夠擋擋普通的輕步兵炮,而在口徑較大的海軍炮面前,則就象小孩子過家農搭的房子一般脆弱。

美軍在考愛島外圍佈置了一些水雷以用於反登陸作戰,但是由於要佈雷的島嶼太多,而水雷數量有限,他們能佈雷的位置,只是一些適合登陸的海灘。考愛島怎麼說也是一個擁有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島,需要防禦的地段實在太多了,而一個加強營的兵力看起來就象是笑話一般。

“格格格……”

在距考愛島數公里外的海面上,一艘大型登陸艦上,伴隨著一陣刺耳的金屬摩擦聲響,登陸艦的艙門被緩緩地對外掀開。在滾滾海浪的拍打下,一艘又一艘滿載士兵的登陸艇透過艦首張開的大嘴滑入大海之中。

炮火準備過後,十餘艘德國進口的小型登陸艇從登陸艦上被放下,正快速駛向海岸,艇上,揹著G32步槍,隸屬海軍陸戰隊的官兵們正滿臉興奮地等著待衝岸的一刻。

為了應付太平洋戰場上島嶼多,登陸戰頻繁的特點,這三年的戰爭準備期間,日本一共造了四艘專用的大型登陸艦,都參加菲律賓戰爭,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而六月份的日本對美宣戰後,德國人根據協議,又很快支援了日本一大批效能優秀的登陸艇。

這些登陸艇是歐洲戰爭期前,德國海軍為未來可能的登陸英倫三島的行動進行技術蓄備時專門設計的。戰爭期間參予了登陸挪威的行動。戰後,新中國方面從德國人手中引進了載人登陸艇的設計,並在德方提供關鍵零配件(主要是動力系統)的情況下開始自產。

第389章登陸戰

日本人從德國人手中得到的這批登陸艇,並不是原廠德國貨,同樣也是“貼牌產品”。他們名為德國產,實際產地卻是中國上海,德國人不過是個從中抽頭的二道販子。中國方面生產這些登陸艇的目的是為了未來解放臺灣島時做的準備。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北戴河會議之前,中方高層已經私下提前和德國人達成了支援日本,誘其和美國二虎相爭的戰略方針。所以當時這批剛剛生產出來,還是全新狀態的登陸艇,就直接打上德產的標籤,然後在上海裝上德國人的貨船送到日本去,很快參予了攻略夏威夷群島的行動。

對於新中國來說,這也是白撿來的,可以檢驗“半國產”艦艇在實戰中的表現的好機會。

日本自產的人員登陸艦一次可攜帶五十名士兵衝岸,而中德混血的登陸艇數量多些,達到六十人。)

總共六艘人員登陸艇參予了登陸考愛島的行動,此外,還有德國戰前出售給日本的兩艘坦克登陸艦也參予此次夏威夷作戰。

德國生產的坦克登陸艦,滿載時排水總重1100噸,可搭載中型坦克五輛或六輛兩棲登陸車。這款坦克登陸艦歐戰爆發前德國自行製造了三艘,同樣也參予了登陸挪威納爾維克港的戰役。日德軍事合作時,赴德的日本採購團看中了這款適合奪島作戰的坦克登陸艦。於是掏錢買下了其中兩艘,並得以極優惠的價格獲得了相關的生產許可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