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列轟擊了考愛島。
這款三排四列共計十二聯裝的210毫米火箭彈,是安裝在特製陀螺儀上上艦的,也是從德國引進今年剛從德國引進的技術。相較於傳統的火炮壓制,火箭炮的優勢在於單于時間可以向固定目標傾洩密度足夠的彈雨,以達到炮擊的突然性。比起傳統的加農炮,火箭彈本身“拋射”的特點,也有利於摧毀一些隱藏在死角處,尋常加農炮難以直接命中的目標。
考愛島考愛島是夏威夷群島西北方一個小島,面積1433平方千,足夠在這裡建造一座野戰機場。日本海軍要想奪取珍珠港,這裡是必然在第一時間拿下的戰略目標。
為了達成襲擊的突然性,日本聯合艦隊先由驅逐艦隊打先鋒,於二十五日晚上十點,悄悄地逼考愛島,利用當地正在下暴雨,雷達受到暴雨天氣嚴重干擾的時機,六艘驅逐艦到考愛島近海,一氣朝岸上的美軍基地發射兩百多發的210毫米火箭彈。將島上的美軍軍營和簡易機場燒成一片火海。
在十幾秒內打光所有的火箭彈後,六艘驅逐艦快速後撤,以躲避可能到來的島上岸防炮的報復。
今晚,除了主島瓦胡島外,夏威夷群島周邊幾個有戰略價值的小島全部遭受了日本海軍夜間機動部隊的炮擊和火箭彈襲擊,島上的機場、兵營都受到了猛烈的炮擊。
火箭彈射完後,以青葉號為首的四艘快速機動巡洋艦編隊快速登場,他們在跟後的出雲號巡洋艦的引導下,用艦載的八英寸炮對著一萬八千米外的島上目標展開炮擊。
美軍駐夏威夷的最高司令官是肖特中將,此君在歷史同期,因為日軍偷襲珍珠港成功,和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利上將,一起成為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的替罪羊而慘遭免職。
不過這個歷史位面,他的情況要好很多,他成為了美軍死守珍珠港抵禦日本侵略的一面“旗幟”,逃成了象金梅利一樣充當替罪羊的命運。
瓦胡島雖然被美國軍方經營得象扎手的刺蝟一般,但周邊的小島,由於面積和地形所限的原因,防禦並不強,也極易攻佔。
對於肖特中將,他所面臨的最大尷尬,就是失去了制海權。威爾基總統史上最大的“裝逼”行動,調走了珍珠港全部的主力艦和大半的輔助戰艦。留給他的只是一票噸位小,航程近,艦齡老的過時貨。
一旦日軍發動夏威夷攻略作戰,攻擊周邊的小島,其位於瓦胡島的主力根本無法派兵給予這些小島支援。
如果在這些小島上派兵駐軍太多,那只是隨日本方面的願,正好起到“分兵”的效果,然後被他們在“最喜歡的戰場”上,集中兵力一個島一個島地拿下,吃掉。
不管這些小島,那麼日本人拿下這些小島後,就可以在島上修穩的陸基機場,變成“不沉的航空母艦”,情況更糟糕。
島嶼防禦作戰,最重要的就是制海權。海軍作戰部部長尼米茲不惜將大西洋艦隊主力全部調到的太平洋上來,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可惜由於距離的原因,日本艦隊比大西洋艦隊更早兵臨夏威夷“城下”,而暫時沒有多少本錢的尼米茲,也沒有冒險一博的勇氣。
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肖特中將在制定作戰方案時,就面臨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尷尬。
他手下的參謀人員,提出激進的想法就是直接放棄這些註定會失去的小島,集中兵力全力衛主島瓦胡島。可是這種將周邊的衛星般拱衛珍珠港的小島全部輕易放棄,肖特中將又如何甘心。
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分兵的做法,在幾個主要大島佈置了一定的兵力,然後計劃以島嶼為依託,藉助陸基航空兵抵禦日軍的侵襲作戰。
自從海運被日本破交艦隊封鎖後,肖特得到的來自本土最大的支援,就是軍方透過空運,用改裝後的B17轟炸機,從舊金山運來了一個團八百人的兵力。從舊金山到夏威夷,直線距離超過三千八百公里。即使是跑單程的B17,要完成這麼長的航程也非常地勉強,需要在機身裡進行相應的改造,增加機身油箱以加大航程,可謂是價效比最低的補充方式。
而這過程中,運氣不佳的話,還會遭遇到在太平洋上游弋破交的日本航母上艦載機的攔截,過去的一個月裡,共有六架B17在空中運兵時遭遇日機攻擊被擊落,另有多架被擊傷。
儘管情況日漸嚴重,肖特中將還是在考愛島上佈置了一個加強營的兵力,但這點兵力,在大軍壓境的日本海陸兩軍面前,也不過是白送對手的一個加強營罷了。
岸上炮聲如雷,不斷有上百米高的火焰煙塵從海灘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