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20年,他靠陰謀、弒殺郟敖而自立為君,是一個妄自尊大,專橫跋扈的昏君。他聽到齊相晏子將入楚訪問,便設法侮辱齊使,以貶低齊國,抬高自己,結果讓能言善辯的晏嬰反唇相譏,弄得他醜態百出,尷尬得無地自容,再也不敢輕視晏子、目無齊國了。
卞和 春秋時楚國人。相傳他於湖北荊山,覓得一塊玉璞,先後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王使人鑑定,均說是塊石頭,遂以欺君罪截去雙足。楚文王即位,他又抱璞哭於荊山中,三日三夜,淚盡出血。王差人問其故,答曰:“臣非痛刖足,所悲者世人不識貨,將寶玉作頑石,誣貞士為詐騙!”為驗真偽,王令工匠琢璞,果得寶玉,確係世上奇珍,因命之曰:“和氏璧”,文王欲封他為零陽侯,他婉辭不就。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七節:
商人鄭弦高,臨變心不驚,
販牛遇偷襲,犒牛退秦兵。①
子產鄭穆孫,善交嫻辭令,
明法鑄刑書,施政尚威猛,②
“封洫”作“丘賦”,足用強國兵,③④
信人不信天,法學孕雛型。⑤
註釋:
弦高 子產
①犒——用酒食等慰勞。
②鑄刑書——把法律條文鑄於銅鼎上,公佈於眾,使認們知法守法。
③封洫——就是調整田地疆界,劃分溝渠流向範圍。
④丘賦——就是以丘為單位,向貴族領主徵收田賦、軍賦。、。
⑤雛型——指幼小的,尚未成形的狀態。
人物介紹:
弦高 春秋時鄭國商人。鄭穆公元年(前627年),往周經商販牛,路過滑地(河南偃師東南)時周旋,突然遇到偷襲鄭國的秦軍,他急中生智,遂假託受鄭君派遣,送四張皮革和十二頭牛犒勞秦軍,虛與周旋,同時派人回鄭告急。秦帥孟明以為鄭已有防備,即令秦軍繞道滅滑而返。後鄭穆公以存國之功厚賞之,他辭而不就。
子產(約前572—前522)又稱公孫僑,公孫成子。鄭州籍,為鄭穆公之孫。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法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因平定貴族叛亂有功被推任卿相,前後執政達二十餘年。當時晉、楚爭霸,鄭國處於南北兩強夾縫之間,面對“國小而逼,族大寵多”之局勢,他銳意改革,勵精圖治。改田製作“封洫”,按地畝多少收賦徵役作“丘賦”;鑄刑書於鐵鼎上公之於眾以明法度。外交上以他的雄辯之才,斡旋於晉楚之間,應對得體,抵制了兩強的侵凌和索賄,維護了鄭國的獨立與尊嚴。又能衝破殷周以來的神學羈絆,提出了“天道遠,人道近”主張,區別開天象與人事的關係。注重選賢任能,不毀禁鄉校,給國人提供評論執政者的講臺……嚴刑明教,寬猛相濟,治國有方,深受民眾擁戴。當他五十歲不幸逝世時,舉國喪慟,痛哭失聲如喪父母,被孔子稱為“古之遺愛”,與管仲齊名。
第八節:
老聃名李耳,周室史藏令,①
宣揚無為治,編著《道德經》,
論道探本原,析理法辯證,
中國哲學源,道家學派宗。
魯史左丘明,口傳春秋政,②
志列國經緯,記君臣言行, ③④
作《國語》《左傳》,開古史門徑。
註釋:
老子 左丘明
①史藏令——掌管文書典籍的官吏, 即國家圖書館 館長。
②春秋——此指西周滅亡、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即前770至前476年這段時期,約二百九十五年。
③志——(誌),記載或記錄。
④經緯—喻指治理國家實施的大政方針和發生的重大事件。
人物介紹:
老子(約前570—約前470年間)春秋楚國苦縣(河南鹿邑)人。姓李,名耳,字聃。曾做過周朝“守藏之史”,即掌管圖書典籍的史官。晚年回故里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終老於扶風。相傳孔子曾向其問禮,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所著《道德經》即《老子》一書,五千餘言,以“道”為思想體系核心,主張“絕聖棄智,無為而治”,宣揚自然無爭和無神論,反對天道有知;憎惡工藝技巧,強調知足、寡慾。並已意識到事物矛盾的對立統一與轉化規律,諸如“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對我國兩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