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比之理論的企業行政管理感受,其剛性更為強顯,企業行政管理的日常力量也正是源於這個管理體感。行政管理方法比之如其它管理方式更為直接、快速、有效,但也容易直接激化矛盾,擴大矛盾。因此,事實上企業行政管理除了剛性的一面,也有柔性的一面,這主要體現在變硬性的行為約束為規範思想,也就是匯入意識形態管理,加強情感溝通,變人的被動行為為主動行為,變人的受命行為為自覺行為。
由於行政管理主要表現對人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直接管理,因此,與企業內部其它職能相比,行政管理是一個企業全方位的管理覆蓋。行政管理的廣大管理覆蓋面,決定著行政管理必然地主導著企業所有的活動。這裡強調指出行政管理的主導地位是有實際針對性的,這個針對性主要指向的是業務管理主導偏向。一般說市場主導企業,是指企業發展方向應當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調節,這是一個市場導向的問題。如果企業人任由市場導來導去的,那麼企業也就失去了自我方向。因此,為確保企業的發展,企業應當建立起以自我利益為核心的企業政治主導機制,保證不被市場所迷惑。才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企業政治主導性的更重要體現是,企業政治核心的不可替代性,企業財務、商務均可實施外委制,企業政治則是不可以外委的。所以一般說來,企業核心人物可以不精通財務,也可以不精通商務,但必須精通政務。出現突發性企業政治核心的轉移,必然導致企業體系發生革命性變化,企業體系的革命性變化必然促使企業成本高張,執行能量挫頓。這與其它政治核心發生變化一樣。但其它政治的目的是追求政治利益,而企業政治追求的是經濟利益,兩者價值觀念不同。基於這一特性,是不可以仿照其它政治管理模式來實施企業政治管理的。
綜上所述,企業政治存在著不同於其它政治的固有特性,這一特性是符合於企業特性的。企業特性表明,企業政治就是企業政治,而不是社會政治,更不是國家政治。企業政治的管理可以從其它政治得到一些方法上的借鑑,但企業政治試圖仿製其它政治體例,必然地要遭受失敗。更有企業試圖依照軍隊管理模式管理企業,這是違反企業政治規律的,遲早要出問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企業政治與社會政治的本質區別
第一章 企業政治概念的提出
第三節 企業政治的概念與特徵
二、企業政治與社會政治的本質區別
鑑於中國現實,政治的國家政治、社會政治的命題印象太深,有必要專門就企業政治與社會政治加以區別,以免產生理論誤導。
企業政治作為一種政治現象,與社會政治有著一定的共同點,在管理意義上,同屬政治範疇,管理物件都是直接指向人。政治從來不隱瞞自己的立場與觀點,立足於自身利益目標,基本的任務就是界定清楚“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然後決定是取消其權利還是賦予或維護其權利。因此,政治就是直接對人的權利與義務進行維護管理。簡單直說,政治作為一個動態就是進行人際間的權利分配。在對人實施直接管理的層面上,企業政治與社會政治沒有什麼區別,二者這一共同特點,也正是“企業政治”命題的學術根據。
由於企業政治與社會政治有著相同的特點,企業政治工作方法完全可以從社會政治那裡得到許多的借鑑。近些年許多國內外的管理理論中,當然包括MAB理論,論及的人的管理方法,實質就是社會政治工作方法的套用與細化。在中國共產黨的文獻中,在毛澤東的著述中,這類論斷其實比比皆是。多年以來的企業實踐運動中,企業家、企業管理工作者也無一不在自覺和不自覺地借鑑著社會政治工作方法。從場地造型、內部機制、人事處理等諸多方面,都能找到企業刻意模仿社會政治形制的影子。這沒有什麼不對,相反正表明,成熟了的社會政治是能夠成為一種管理文化被人們普遍認同、接受的。
但是,應當非常清醒的意識到,企業政治就是企業政治,絕不可能等同於社會政治,也不是社會政治的分支延伸,否則,我們無法認識清楚跨地區、跨國企業的政治獨立性,也無法構建自身的獨立政治體系。這是由企業與社會有著不同的政治實體特性決定的。
首先,在利益目標上,企業與社會存在著重大區別。社會政治目標涵蓋的是一定地理區域內的社會成員整體利益,維護社會秩序穩定是社會政治的基本任務;而企業的基本目標是要最大限度地實現利益增長,代表的是企業利益群體的利益。利益目標決定著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