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1部分

卑的東西就全部沒有了,成為天下第一人的理想也就可以實現了。

《四庫全書》的編纂工程十分浩大。從乾隆三十七年開始向全國範圍徵書,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歷時七年之久,徵集了一萬兩千多種圖書。才算是完成了這第一步。

這個過程也不是完全一帆風順的,滿清的走狗們,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自然是要為了這一偉大的壯舉而鼎力支援,把自己收藏的各種古籍全部捐獻出來。什麼善本、孤本、秘本、殘本、補本、手抄本、石印本、保留本等等的。交上去一大片,等待著乾隆的禍害。

而一些知道滿清韃子意圖的人,當然是不願意交出去的。乾隆終於不爽了,對這些私自藏有“**”,但是卻拒不合作,許以利益也不為所動的頑固派,那就應該用更加嚴厲的辦法去收拾。

於是在乾隆三十九年的時候,發出了一道旨意給一位可信的大臣。要求他再次去向那些已經上交過藏書的的人宣示:如果有不應該留下的書。那就快快滴交出來,就不治你的罪了。我是皇帝,說話辦事講究個開誠佈公,自然是金口玉言滴,說了不追究那肯定就是不追究了,絕對不會做反覆小人滴。但是。如果這次之後,還要有人檔案私下裡藏著那些不該有的書。一旦被發現了,那可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收拾你是絕對沒商量滴。即便是承辦這件事情的官員,哪怕你是多大的官,也一樣要狠狠收拾。

這勸誡歸勸誡,但是威逼脅迫的意思卻更加明白。有了這樣一道旨意,被差遣去收書的官員也上了小心了,誰都怕被收拾,很可能就要掉腦袋的。

這之後乾隆又下過很多道的旨意,而且是一次緊過一次,一次狠過一次,一些心存僥倖的人也有些害怕了,膽小的就開始主動上交,把自己的藏書獻了出去。

書是交出去了,但是做主的人卻不再是這些獻書的人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愛書被篡改,被刪減,被銷燬,想要後悔卻已經來不及了。

《四庫全書》以突出儒家文獻和反映清朝統治者“文治武功”為主要基調,對那些順服於滿清統治的漢人湯斌等人的著作非常重視,而對於呂留良、顧炎武這樣與湯斌同時代卻很有風骨氣節的文人的著作則是嚴厲打擊和銷燬。

整部《四庫全書》中,除對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類的書籍進行了少量的收錄外,其它的一應科技類著作完全排除在外。尤其是有民族sè彩,敢於批評儒家思想的,不論文獻手稿,還是戲曲小說,即便是雜劇和話本、傳奇等等,全部不予收錄。

在編纂過程中,不僅不利於滿清的文獻被禁燬,連前人所著涉及到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等等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就連《明末紀事本末》中的“吳三桂擊走李自成”,也要篡改為“清軍擊走李自成”。

但是對敘述滿清八旗在江西殺戮jiānyín的暴行,尤其是其中寫到八旗匪徒對婦女通宵達旦的實施輪番jiān汙的《江變記略》和親歷者敘述滿清韃子在揚州大屠殺十天的《揚州十rì記》等書稿,但凡發現就要全部銷燬,售賣、傳閱的人甚至還要丟掉xìng命。

例如像吳三桂的“反滿檄文”、《揚州十rì記》、《嘉定屠城記略》等書籍文稿,那絕對是抄光、查光、燒光的三光政策。這類的東西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居然是滿清入關塗炭的兩百多年之後,從rì本找出來的。

滿清對於歷史和各種書籍的篡改就更加的讓人憤恨了,完全就是閹割的手法。與滿清韃子利益相關的明人文學和歷史作品遭到大力剿滅篡改,甚至逆向延續到了北宋南宋時期,對那些富有民族壓迫和民族戰鬥jīng神的作品而又不得不收錄的著作進行了大肆篡改。

滿清韃子編纂《四庫全書》,當然按照實事說的話,應該叫做編篡《四庫全書》更為貼切一些。

在編篡的過程中,韃子們本著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要的就是無恥和荒謬為宗旨。

嶽爺爺的一首《滿江紅》紅遍了大江南北,其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更是大大助漲了民族氣節;但是在韃子的眼中。“胡虜”和“匈奴”這樣的詞語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於是那些《四庫全書》館的文人大臣們,就按照“聖君”的意志,篡改成了狗屁不通的“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yù灑盈腔血”,至此,民族氣節幾乎被閹割殆盡矣。

辛棄疾的詞牌也很給力,但是到了《四庫全書》館裡。照樣是被閹割的面目全非。《永遇樂。千古江山》裡邊有一句“斜陽草樹,尋常巷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