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書函都是乾隆年間的東西,這就應該沒有問題了。
可誰能想到,這世界上還真是又如此大能的人,不但神不知鬼不覺的把圓明園文源閣裡的《四庫全書》搞到了手,就連鎮江金山行宮中文宗閣裡的那套,也被這傢伙搞出來了。張辰頓時間也覺得這世界太恐怖了,這鬼子六做賊簡直就是無底線啊,真不知道後面還會看到什麼逆天的寶貝呢,張辰對此已經是充滿了信心。
文源閣的書函使用黃花梨做的,但是文宗閣的書函,卻改用紫檀了,也不知道是乾隆當時腦子抽風了。還是材料供應不及時而導致的,反正是把張辰給忽悠了一把。
有了剛才看軸子差點露餡的經驗,張辰這次算是學乖了。一排一排挨個兒的吧蓋子開啟了來看,但是節奏卻是控制的很快。果然在想在開到一半的時候,就聽見跟在身後的寧琳琅一聲驚呼,沒別的。不同材質的書函出現了。
“師兄,剛剛一路看過來,我大致算了一下,現在已經過了《四庫全書》應該有的數字了。而這裡的書函也換成了紫檀木的,雖然看起來紋飾相同。頂子的大小也一樣,但卻肯定不是剛才的那些書了。師兄,你正經點好不好,我們現在趕時間呢。”寧琳琅還是有點跟不上張辰急速的步子,說話的時候心跳還有點快呢,臉蛋隱隱有些發紅,看得張辰差點又走了神。
張辰無奈地笑了笑,從手邊的箱子裡取出一隻書函來。出材質不同之外。紋飾,銅環,絲帶,這些全部都是一模一樣。就連中板上的字,除了函式和書目之外,都完全是一模一樣的。
寧琳琅都有點愣住了。看著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連續快速地取出了七八隻書函。發現中板上的文字都是一樣的。
又開啟中板,把裡邊的書拿出一冊來翻開。翻開冊頁之後,一方硃紅sè的四方大印“文宗閣寶”,後邊一樣是“紀昀復勘”的黃箋。看到這裡還是有些不信,有翻到卷尾處,果然還有一方“乾隆御覽之寶”的大印。
愣登半晌之後,這丫頭居然傻笑起來了,而且聲音還不小,張辰都以為她被刺激到了呢,正要過去給她切切脈,卻聽見寧琳琅興奮若狂地道:“師兄,這是真的嗎,這一切都是真的嗎,這一切都是真的吧。有了這兩部《四庫全書》和那些隋宮藏書,唐韻文稿中心必定會再一次成為熱cháo。現在我可以確定,你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家了,在沒有誰能夠比你更厲害的,永遠都不會有了。”
寧琳琅這樣說也是沒錯,不說張辰其它的收藏,就那書籍這一項來說,古今中外的頂級玩意兒他基本都有,而且大都是別人夢寐以求卻求之不得的。關於西方有黃金版和羊皮紙等各種版本的《聖經》,莎士比亞、但丁、馬丁。路德等歷史上最具名氣的人的手稿;關於東方有隋煬帝的藏書,宋太宗的四大部書,明成祖的《永樂大典》,韃子皇帝的《四庫全書》。
這些都還只是他書籍收藏的一部分,還有其它大量的收藏不好一一細說,但就是這些也足以證明他收藏的數量與質量。從而也可以想到,他在其它的收藏專案上又會是有一個怎樣數量的收藏。正因為這些,即使是一個不懂收藏的人,也會很清晰地認識到,這個傢伙絕對稱得上最大的收藏家。
寧琳琅說的這些張辰也都是清楚的,而且他還能很清晰地認識到,在這次寶藏引回之後,唐韻絕對可以遠遠甩掉其它的世界及博物館,霸佔世界第一博物館的地位了。
但是看著眼前的《四庫全書》,他卻怎麼都樂不起來,也可以說還有一點難以言喻的悲痛,一步被刪減改編了若干處的大叢書,到底好不好意思拿出去現眼呢。
名字是叫《四庫全書》,可這書真的全嗎,但凡是知道歷史的人都明白,乾隆在編修這部書的時候都做了些什麼。正如吳晗先生所說:“清人纂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
《四庫全書》的編修,源自乾隆三十七年在安徽任學政的滿清大走狗朱筠的一份奏摺。此君也許是覺得滿清康雍乾三代皇帝搞的文字獄不夠多,天下間的文人和文明所遭受的迫害不夠深,於是乎就提出了這麼一個荒唐的奴才馬屁主意。
朱筠像乾隆上書說:明《永樂大典》缺失嚴重,已經不能成書,現在應該考慮它的輯佚問題了。乾隆是個極為自大的人,對漢民族的文明有著極深的崇拜,並且時時感到自卑,這樣的心理讓乾隆很不舒服。
於是,他決定做一件大事,把所有漢民族的文明集中起來。能夠讓自己高興的,就同意編修;讓自己不爽的,可以篡改的就篡改。不可以篡改的就直接毀掉。這樣一來,讓自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