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雲新聞社,1969年增印,第379頁。'

日本陸海軍中央部經過近半年的研討和協商,於5月對《帝國國防方針》進行了第3次修改。

日本新的《帝國國防方針》及《用兵綱領》於5月1日修訂完畢,6月3日經裕仁天皇批准,其要點如下:

帝國國防方針:

(一)帝國國防的根本意義在於,根據建國以來天皇的宏圖,經常以大義為根本,倍加發揚國威,保證增進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二)帝國的國防方針在於,根據帝國國防的本義,充實國力,特別是軍備,使之名副其實地成為穩定東亞的勢力,同時付之以相應的外交活動,以確保國家的發展,一旦有事,制敵機先,迅速達到戰爭的目的。

而且鑑於帝國國情,竭力增強作戰初期的威力尤為重要。另外,將來的戰爭很可能要長期化,因此必須有能夠經受住這種戰爭的認識和準備。

(三)帝國國防鑑於其本義,應以與我發生衝突的可能性較大,並且擁有強大國力特別是軍備的美國和俄國為目標,同時防備中國和英國。為此,帝國國防所需兵力,必須足以控制東亞大陸及西太平洋,滿足帝國國防方針的要求。

帝國軍隊的用兵綱領:

(一)帝國軍隊的作戰基本要領是:

根據國防方針,陸海軍協同行動,採取先發創人的攻勢,謀求速戰速決。

為此,陸海軍應迅速摧毀敵野戰軍及敵主力艦隊,同時佔領所需疆域。

此外,隨著作戰的進展或鑑於外交上的需要,可以必要的兵力佔領政略上的要地。

陸海軍共同擔任國內防禦,在不違背上述作戰的基本要領的範圍內實行之。

對馬海峽的海上交通線由陸海軍協同,經常確實防禦之。

(二)以俄國為敵時,其作戰要領……

(三)以美國為敵時,其作戰要領……

(四)以中國為敵時,其作戰要領如下:

初期的目標是,佔領華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護帝國權益和日本僑民。

為此,陸軍在擊潰華北方面之敵,佔領京津地區的同時,應協同海軍攻佔青島,並佔領上海附近。

海軍在協同陸軍攻佔青島的同時,協同陸軍佔領上海附近並控制揚子江流域。

(五)以英國為敵時,其作戰要領……

(六)以便、美、中、英四國中兩國以上為敵對,基本援用第二條至第五條,根據情況對這幾個國家儘可能逐次作戰。

(七)參謀總長、軍令部總長,應根據本綱領起草各項作戰計劃,經相互反覆協商後,奏請天皇裁可。'〔日〕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1冊,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260~262頁。'

日本修改後的《帝國國防方針》和《帝國軍隊的用兵綱領》,露骨地反映了日本的世界戰略的侵略性和瘋狂性。它公然宣稱要實現天皇的宏圖,發揚帝國的國威,以先發制人、速戰速決的戰略,逐次向中、蘇、英、美進攻,消滅其陸海軍主力,佔領其疆域,控制東亞大陸和西太平洋,最後稱霸世界。

三、《國策基準》的制定

日本陸海軍中央部在完成《帝國國防方針》和《帝國軍隊用兵綱領》的修改後,展開新的政治攻勢,促使議會透過適應擴大對外侵略的基本國策。

日本陸海軍對外侵略的方針,歷來存在著分歧。陸軍主張以陸為主、以海為輔的北進方針,海軍則主張確保大陸、發展南方的南進方針。因此,陸海軍分別擬定國策綱要的提案,雙方分歧很大。海軍堅持“北守南進”的方針,對陸軍的方針無論如何也不同意。為解決戰爭指導方面的分歧,日本陸軍參謀部進行了改編,在第1部內設定了主管戰爭指導和判斷形勢的第2科,專門研究國防國策,調整陸海軍之間的意見。

1936年6月30日,日本陸軍參謀部作出《國防國策大綱》最後方案。

它是一個包括軍事、外交、財政等各方面的廣泛的國防政策的綱領,其中陸海軍在方針方面也達成一致協議,將“北守南進”改為“南北並進”。

1936年8月7日,日本在首相、外相、陸相、海相、藏相參加的五相會議上,透過了《國策基準》'《國策基準》又稱《基本國策綱要》、《國策大綱》。',其主要內容如下:

1。國家大政的根本,在於根據大義名分,內則鞏固國家基礎,外求發展國運,……帝國鑑於內外的形勢,認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