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的問題根據“蓄洩兼籌、以達根治”的方針,國家作出了加固和修築堤防、疏導洩洪河道,並修建水庫和攔河大壩的決定,以增強蓄洪和灌溉能力。以治淮工程為起點,新中國在治理江河洪水、興修水利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本世紀年代,我國扭轉了靠天吃飯的局面。建國初期,國家領導人就認識到水利建設的重要性,一是可以抗旱,二是可以防洪排澇,三是可以改良低窪易澇的鹽鹼地;並提出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名言。在本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先後建成了8萬多座大、中、小型水庫,不僅洪水氾濫的歷史基本結束,而且變水害為水利,基本消滅了大面積的乾旱現象,扭轉了幾千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歷史。

年代,在農閒時,大部分的農村勞動力都被動員起來修建溝塘渠堰,這些在農村村邊周圍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為改革開放後我國的農業生產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只可惜從此之後的多年來我國一直在吃那時的老本。

80年代後,國家對農民最重要的溝塘渠堰卻被忽視。這麼多年下來,許多鄉村的貯水設施都已被注淤平了,起不到貯水的作用了。

80年代之後,“溝塘渠堰”被遺忘。廣大農村曾經水質清澈、維護良好的水塘與灌溉系統,由於無人組織,單戶農民也無力修整河塘與灌溉系統,因此年久失修而積滿淤泥,成為臭水溝或者完全乾涸。這些原因,導致1990年代以來有效灌溉面積不斷減少、成災率不斷上升、抗旱和抗洪能力不斷下降,全國大面積的耕地重新回到靠天吃飯的歷史,一旦碰到乾旱,則無能為力。

對於這樣的局面,曾垂普也有認識,也是非常憂心的,出身農民的他自然清楚這其中的危險。只是,對於這樣的情況,他卻是無能為力,也只是在他的轄區丹興做了一些嘗試。

而作為重生者的曾凌風對這樣的情況更是憂心如焚。

曾凌風的前世是經歷過2010年的那次西南五省的大幹旱的。

當時上萬座在本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小山塘、小水庫年久失修,在乾旱面前無法發揮作用。中國的農田水利工程多數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設施老化、功能衰退。

我國地處亞熱帶季風區,雖然有乾旱和溼潤的交替,但氣候乾旱可能長期存在,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抗旱防洪排澇是解決水資源安全的途徑,水資源高效利用是水利(電)建設的目的。

為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結合我國南澇北旱的自然格局,水利建設和水資源高效利用應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長期進行固定投資,並進行水利建設和農田節水灌溉建設立法,以徹底解決靠天吃飯的局面。特別是將南水北調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特別是大西線調水,作為未來百年的發展目標,讓我國有的耕地可以實現節水灌溉。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抵禦乾旱和洪澇災害,平衡人口增長、土地面積減少、糧食需求增長的矛盾。

南方地區降雨量大、氣候溼潤,群眾靠天吃飯的意識根深蒂固水害的意識高於抗旱節水的意識,對水資源高效利用重視不夠,特別是對工程節水、農田節水建設不夠重視,節水灌溉公司和企業少。

同時,南方多為丘陵山地,降雨多,水土流失嚴重,山坡地土壤瘠薄,抗旱能力差;許多地區為石質山地和喀斯特地貌地區,蓄水能力低下,不比我國北方土層深厚,儲水能力強,土壤水庫的作用大。許多地區是山下江河四季長流,山坡上季節性乾旱缺水。此外,南方地區抗旱節水植物種植面積小,抗旱節水研究力量比較薄弱。

大江大河縱橫交錯的西南地區是中國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但由於水資源在時空分佈上不均、複雜的地形地貌和脆弱的水生態環境,使水資源豐富的中國西南地區長期面臨嚴峻的水資源挑戰,歷史罕見的乾旱氣候更使這一區域多年積聚的水利矛盾暴露。那場歷史罕見乾旱再次警醒,必須加強水利建設,特別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農田灌溉網路工程,改變“靠天吃飯”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水利系統順應改革形勢,在農業灌溉水利體制變革上做了大量的研究、探討,也取得一系列可觀成績,對於進一步探討我國農業水利在投入機制、管理機制的深層變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在一些根本觀念乃至理論上,實現了突破。

對於如何使我國農村水利走出困境,有利於鞏固和發展農業水利、農業經濟,有利於農民的基本生活、生產,保證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有著相當的積極意義。這是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必須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