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篡清,難免要引發內戰,魏五所言的大勢,到如今楊猛已經徹底的明白了。這大勢無非是照顧大多數人的感受而已,一蹴而就與溫水煮蛙。在國家興替上,得到的結果絕不相同。
多一些等待,多一分實力,許多事情是可以水到渠成的。
“三爺思慮周詳,我這就下去安排!”
勝利果實在望,需要謹慎再謹慎,徐子渭等人可以急躁,但楊猛卻絕對不能急躁,英法聯軍不打到京畿附近,楊猛的勤王大軍,也絕不能先入京師。
許多事情到了一定程度,是不由人的,額爾金和葛羅,如今就有這樣的感受,米利堅和峨羅斯先後脫離了四國聯盟,這是之前兩人想不到的,雖說如今米利堅的戰船依舊在聯軍的序列之中,但美俄兩國,卻已經透過兩廣總督葉名琛,宣佈了兩國中立的態度。
這與大沽一戰,有莫大的關係,楊部堂之前所說的不受降,實實在在的在戰爭之中發生了,對於打出白旗的英法聯軍,大沽炮臺的應對,是長達半個小時的炮擊,結果就是英法聯軍的戰艦被全殲,士兵基本被全殲,以後的局勢會發展成什麼樣,說實話,已經超出了英法這兩位全權公使的能力範圍。
就認知上說,額爾金與葛羅,覺得清國仍舊是外強中乾的樣子,但就情感上說,對上一個屠殺降軍的國家,絕對不是理智的行為,一旦戰敗,就意味著大批計程車兵會被屠殺,這樣的仇恨延續下去,很可能會與那個楊部堂說的一樣,使戰爭持續幾十上百年。
英法之間有過這樣的教訓,但兩國之間的戰爭,還沒有到大批屠殺降軍的程度,一旦開始了屠殺,是部分軍民的,這樣的戰爭一旦開始,就如楊部堂說的一樣,仇恨是化解不了的,不打到戰爭的雙方都無力再戰的程度,這場戰爭是停不下來的。
戰爭的結果很容易預測,但兩國政府的態度卻讓額爾金與葛羅有些無奈,大沽口屠殺,在歐洲尤其是在英法兩國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反對繼續戰爭也有人叫囂著報復。
報復的呼聲是高過反對的呼聲的,這對英法兩國政府來說是好事兒,這樣的呼聲,正好掩蓋了之前,英法主動發起戰爭的輿論,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這對歐洲人來說也是適用的。
在很多歐洲人的眼裡,東方或者美洲,就該是歐洲的殖民地,一個武勳強盛的國家,也是值得驕傲的國家。
戰爭的發起者,在初期都是沒有理智的,英法兩國之內不多的理智呼聲,逐漸的被報復的叫囂壓制下去,戰爭規模的擴大已經不可避免了,但如今的英法兩國卻是極為矛盾的,他們一邊準備大舉進攻清國的京師,另一邊卻在給商人們保證,要保護清國通商的五大商埠,這樣矛盾的戰爭,恐怕在殖民地才有吧?
擴大戰爭規模的命令,很快在英法兩國的政府被透過,也很快到達了港島,三萬兩千英軍士兵,三千法軍士兵,英軍軍艦七十艘、法軍軍艦十五艘,運兵的商船一百餘艘,各色小艇幾十艘,一支三五五千人,二百多艘艦艇組成的艦隊,在港島成型。
龐大的軍隊,消耗也是極為龐大的,英法聯軍成軍之後,第一戰選在了定海,定海炮臺位於舟山群島,這對英法聯軍來說無疑是個進攻上海道的好地方。
但對楊猛來說,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誘餌,定海的位置雖好。但周邊的水情複雜、暗礁叢生。只要在周邊的主要水道佈雷。這定海就是一個天然的軍艦牢籠。
楊猛讓馬青虎的人馬主動撤出定海炮臺,在島上留下幾千新軍之後,英法聯軍自然輕而易舉的佔據了舟山群島。
接下來,額爾金等人也表現出了相當的軍事水準,佔大連灣、佔煙臺,他們的想法倒是與楊猛差不多,封鎖渤海灣,這樣一來。這片天然的港灣,就是最好的軍港。
而且煙臺和大連也可以作為聯軍攻擊大沽口的陸基踏板,大沽口的惡劣水情,讓英法聯軍的統帥絞盡了腦汁,但大沽的口外之險,卻是大型戰艦的天塹,小型炮艇,又不足以應對大沽炮臺的炮群,兩難的抉擇之中,老毛子給英法聯軍送來了一個好訊息。他們手中有條直達北塘的通道,可以從北塘繞到大沽炮臺的背後。這樣一來,就不必強攻大沽炮臺了。
這也是大清朝廷,多年疲軟的結果,洋人高人一等,自然會有軟骨頭去巴結,這北塘水道是怎麼洩露出去的,楊猛麾下的影子也不得而知,時間有些長了,倉促之間很難找到這個洩露水道路線的人。
英法戰艦三十艘、陸戰隊八千餘人,在老毛子的帶領下,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在北塘登陸了。
這事兒也是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