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病辨證,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證,並應根據飲停部位、症狀特點,分別虛實主次。治療原則以溫化為主,正虛者宜補,邪實者當攻。
1。水飲壅盛
症狀:脘腹堅滿脹痛,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咳唾胸脅引痛,或喘咳不能平臥,舌苔白或膩,脈沉弦或弦滑。
病機:飲留腸胃,支撐胸肺。治法:攻逐水飲。
方藥:己椒藶黃丸、十棗湯加減。兩方均可逐水祛飲,前方用於水飲在腸,飲鬱化熱,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腹滿,便秘,後方用於飲停胸脅,咳唾引痛,胸悶氣急。
藥用甘遂、大戟、芫花、大黃瀉下逐水;防己、椒目辛宣苦洩,導水利尿;桑白皮、葶藶子瀉肺逐飲。
飲邪上逆,胸滿者,加枳實、厚朴以洩滿;脅痛,胸悶,氣急,苔濁膩,加白芥子、萊菔子、蘇子以降氣化痰。
若寒飲伏肺,遇寒觸發,喘咳不能平臥,痰多白沫,伴有寒熱者,又當溫肺化飲,用小青龍湯加減。
2。脾腎陽虛
症狀:喘促,動則為甚,氣短,或咳而氣怯,痰多,胸悶,胃部痞痛,嘔吐清水,背寒,大便或溏,頭昏,心慌,足跗浮腫,舌苔白滑,舌體胖大,脈沉細而滑。
病機:脾陽不運,腎陽衰微,陽虛飲停。
治法:溫陽化飲。
方藥:金匱腎氣丸、苓桂術甘湯加減。兩方均能溫陽化飲,但前方補腎,後方溫脾,主治有異。
藥用附子、桂枝助陽化飲;白朮、蒼朮、山藥、茯苓、澤瀉健脾利水;乾薑、川椒溫中降逆。
食少痰多,嘔吐涎沫,加半夏、陳皮、吳茱萸溫中和胃;心下脹滿,加枳實、厚朴開痞除滿;神疲短氣,配黨參、黃芪補氣健脾;動則氣短,加熟地、山萸肉、補骨脂、沉香補腎納氣。
【臨證備要】
1。許多疾病的發生,與氣血不能協調有關。屬於氣病者有氣滯、氣逆、氣虛、氣陷、氣脫等;屬於血病者有血虛、血熱、血寒、血瘀、血溢等。至於氣滯血瘀、氣血俱虛、氣隨血脫等,均為氣血俱病引起。
2。《素問·調經論》雲:“百病之生,皆有虛實。”故氣血病的辨證,也應從虛實著眼,同時還應辨其發病臟腑。如同一氣虛,屬於肺氣虛者,當補肺益氣;屬於脾氣虛者,當補中益氣;屬於腎氣虛者,當溫腎納氣。同一血虛,屬於心脾血虛者,當用補益心脾;屬於肝血不足者,治當養血柔肝;屬於精血虧損者,當養血益精。只有把辨證落實到具體的臟腑上,才能使治療絲絲入扣。
3。血虛雖以補血為法,但氣為血帥,兩者互為資生,故失血較多當採用補氣以生血的方法。血瘀者,以活血化瘀為治療大法,但須配合行氣藥,使“氣行則血行”。一般活血化瘀藥,隨用量大小而功用不同。如桃仁、紅花小量則養血和血,大量則破血化瘀。臨床應根據不同的血瘀型別,分別採取行氣化瘀、通絡化瘀、溫陽化瘀、涼血化瘀、益氣化瘀、養血化瘀等法。若為孕婦,雖有瘀證,亦應忌用破血逐瘀類藥。
4。內生的溼、痰、飲三邪是“一源而三歧”,同屬陰邪,其發生多與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水津不歸正化有關。肺主氣而布津,能通調水道,若肺失通調宣降,水津不能輸布,則津留為溼,或停聚為痰、為飲。脾主運化水溼,若外溼困脾或脾虛不運,則溼邪阻滯,或停聚為痰、為飲。腎主蒸化水津,若腎陽不足,蒸化無力,水不化氣,關門不利,或導致水溼瀦留,或聚而成為痰飲。它們之間的關係雖然相當密切,但在臨床上卻有不同的特點:溼性重濁膩滯,為病每多遷延難愈;痰多稠厚,為病無處不到;飲多清稀,常停聚於胸腹四肢。其發病機理一般多屬由虛致實,即脾腎虧虛為本,水溼痰飲停聚為標。臨證之際,應分清標本虛實。標實為主者,亟宜祛溼、化痰、蠲飲;本虛為主者,需用理肺、健脾、溫腎等法進行治療。
5。痰雖是體內水津凝聚的病理產物,但其臨床表現較為複雜。有咳嗽咯吐之痰涎;又指引起某些特殊症狀的病理因素;有結於區域性,腫如梨棗的痰核痰塊;有流竄經絡的攣痛;有阻滯於內臟的痰蒙心竅等病證。證候分類也複雜多端,臨床上應根據痰的部位和性質,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6。飲病的辨證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並應根據飲停部位、症狀特點,分別虛實主次。治療原則以溫化為主,需分別標本緩急、表裡虛實的不同,採取相應措施。在表者宜溫散發汗,在裡者宜溫化利水;正虛者宜補,邪實者當攻。虛實夾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