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營告急!”
大半個時辰後,這兩股清兵攻上了金雞嶺,跟羽林軍在嶺上廝殺不休,負責守備的兩個翼竟然差點被趕下了嶺頂。左營和前營分別再調上兩翼人馬,卻只能勉強維持住防線,怎麼也難把清兵趕下去。
收到急報,賈昊反而鬆了。氣,他一直友等的這兩股清兵,終於露面了。
韶州之戰,黃崗山險些被破,張漢晉陣亡,都是沒掌握到清兵具體情況,不知其中有嶽鍾琪的湖南兵,持別是私募的苗兵。軍情處為此而成立,羅堂遠上任後,就特別留意年羹堯和嶽鍾琪的湖南兵,梧州之戰後,又得知了雲南兵的動向,也不敢馬虎,下了大力氣調查雲南兵的狀況。
得了軍情處的報告,賈昊就將這兩股清兵視為真正的大敵,昨日苦戰,羽林軍的白城營和連瑤營一直沒動,就是要等著這兩股清兵露面。
“雲南藤牌兵,湖南苗兵,等你們很久了。盤石玉援北面,劉澄援南面,這兩股清兵,絕不能放走!”
賈昊釋出了他早就準備好的命令。。。。
更多到,地址
第二百九十四章 半場休息,攘內為先
() 原本以快蛟船急行,兩蘭天就能到梧州,可李肆這點時間都沒有。他剛回廣州就遇上了一堆大冇麻煩。
第一個大冇麻煩是天王府的文人們逼宮了,原因自然是東西兩面接連大勝,原本文官們心中多少還抱持著一分賊匪之心,如今也隨著這兩場大勝驟然消散,對新立英朝有了更多期待,畢竟這已經是他們自己的國。
李肆一回廣州,天王府的參議,連帶三廳六科的文官,甚至廣州府縣官員,一個個都穿著或紫或紅或綠的官服,烏紗帽的硬翅搖著,聚到昔日的廣東巡撫衙門,現在的天王府。一邊上賀書,一邊催請李肆立正朔。一直在白城賢居的李朱綬也終於挺身而出,剪了辮子,換上一身紫袍,以一副文官首領之姿,在天王府大門前高頌他親筆而就的《英華開元賦》,要讓李肆定元。
“正朔”有諸多解法,用在具體的國事上”“正朔”說的就是定曆法,正為一年的開始,朔為一月的開始,以曆法定下正朔,這就是傳統王朝順天命,得天時的象徵。
文官們要李肆立正朔,這裡面就含了一整套系統工程,包括立年號,定曆法,乃至建立類似欽天監的機構。其中也有文官上書,請李肆就帝位,但大家都覺得還不是時候,這聲音也只是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沒引起太多人注意。
“瞧,摘桃子的人來了。”
天王府裡,段宏時指著外面,語帶諷刺地說著。外面那上百文官,到底有多少是真心實意,以新朝為華夏正朔的,這問題可回答不了。可很顯然”眼見新朝功業一帆風順,將這新朝變作他們文人之國的期待,自然也越來越濃。
“年號是要立的,不然老是念著康熙多少年,實在彆扭,但是曆法麼……,這正是師傅你的好機會。”
李肆這麼說著,段宏時面帶微笑,連連點頭。接著李肆就開始動腦筋,國號他順應“民意。”了,年號總該能自己拿主意吧。
“你要怎麼定都行,但是這年號必須走一套章程。”
段宏時提醒著李肆,這跟草創時起國號的情形可不一樣,定年號這件事本身就是一樁政治,文官們群聚請願,就是因為現在的天王府”政務流程還不完善,藉著定年號,調理一下天王府的政務架構,這是摟草打兔子,一舉兩得。
說到天王府目前這軍政不分家,內外大混雜的結構,李肆也是深有同感。舉旗兩個多月,天王府就是個變形籮筐,什麼都往裡裝,現在跟青田公司的權責交割很不順暢”就是因為天王府的政務結構還很凌亂。
“看來得中場休息了……”,”
李肆這麼想著,英朝新立,戰爭機器超負荷運轉,東西兩面出擊”確實取得了豐碩戰果。但打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不僅政務遠遠沒能跟上,這機器也開始出現疲態。賈昊能聚殲廣西綠營,連帶重創雲南湖南客軍,已經超出他的期望。
“賈昊雖還有少年心性,可大局把得穩,梧州一戰下來,他已是可獨當一面之才。”
段宏時也稱讚著賈昊,李肆也是這麼認為的,梧州一戰的勝利,意義非常重大。賈昊敢於在雨天發動全軍反擊,將他們英華將士的戰力完完本本顯露出來,這場勝利已經不只是一戰的勝負,一城的得失,更將三軍的軍心凝練出來。日後英華一軍,不僅再不畏懼雨天,反而會視雨天為制敵的天賜良機。而在清兵看來,雨